第168章 治河功成,孟嫉入魔(1 / 2)
第168章 治河功成,孟嫉入魔
散仙与地仙最大的不同,并不是法力高低,而是对于天地的理解与掌控。
所谓地仙,便是指住在人间的仙人,到了此等境界,一点真阳点化阴质,元神出游,所过便所知,又号『遍知真人』。
散仙虽然有个仙字,但只是散数,算不得真正的仙人,一个不好,就可能落入劫数,一身修为化为流水。
而地仙,却是真正的仙人,只是因果未了,善功不足,故而滞留人间。
到了此等境界,元神前知,许多事,不明而明,劫数未至,而元神先知。
只要不偏激被劫气所迷,寻常劫数,根本奈何不得。
许崇细细体悟着成就地仙之后的变化,以往太乙神算,晦涩难懂的地方,此时却能一眼领悟理解。
蜀山的境界道行高低,并不主要体现在斗法上,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提升。
自身道法神通的理解,天地元炁的运用,布局谋算的深远.
便如五丁开山诀,以往许崇所用,每一次都是动静极大。
若是现在让他来用,便不会简单粗暴的将整座山峰拔起,而是改变地壳地脉走向,梳理地气,让地貌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改变。
这才是真正改天换地的手段,比单纯的搬山倒海,高明了不知几许。
连修炼不过十来年的五丁开山诀都有如此领悟,其馀修行多年的神通剑术,更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并不是突然威力强了多少,而是更加的灵活多变,天马行空,化腐朽为神奇。
这还只是他初入地仙,日后随着时间推移,道行提升,自然会更加的玄妙莫测。
而随着修成地仙,他也真正成为蜀山世界第一流的人物。
能压他一头的,也就道佛魔最为顶尖的那一小撮人。
闭关了几日,将地仙之后的种种变化明晰之后,许崇依旧继续治水。
成就地仙,道法更加玄妙,治理起来,也就更加有效合理。
洪武元年,元至正三十一年。
随着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统一南方,于应天府紫金山登基建元,元庭气数,也终于快尽了。
元庭的腐朽衰败,不是许崇阻挡黄河泛滥和几个人杰能够改变。
同年七月,朱元璋命大将军徐达丶先锋常遇春率领明军主力北伐,目标直指元朝都城元大都。
明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德州丶通州等战略要地。
短短数月,还占据半壁江山的元朝,就被彻底摧毁,元顺帝见大势已去,率领后妃丶太子及部分朝臣逃离大都,向北退守漠北。
至此元朝覆灭,只有北元馀孽。
而朱元璋,也完成了自古以来,第一次由南统北的奇迹。
自北宋被金国覆灭,天下乱了接近两百年,终于算是再次迎来了一个相对平和,可以好好休养生息的明君盛世。
随着元庭覆灭,明朝建立,许崇对于黄河的治理也来到了尾声。
「师伯。」
「老爷。」
三人一龙,于黄河中点汇合。
许崇操纵五行,将山脉与地壳地气贯通,陈群夫妇将最后一点壬水精华撒下。
虬龙行云布雨,伴随着阵阵雷声,
整座山脉,由死返生。
而穿过山脉的黄河,虽越发湍急,却再无决堤隐忧,反而因地貌改变,使得河水,能够更彻底灌入河渠,让周围千里良田,皆受其利。
「从元至正二年,到如今洪武元年,整整二十八年,终于功成。」
看着滚滚浪花奔涌,惠泽无数,许崇心满意足的同时,也不由有些感慨。
听得许崇感概,虬龙倒还没什麽,毕竟它乃龙种,寿命绵长,千年才算成年,这几十年时间,虽然忙碌了些,见到的人与物多了些。
在他漫长的生命中,算是精彩,但也就这样了,并不会觉得如何,
但陈群夫妇却是心有感触,特别是苏茹,她本就银发披肩,历经二十八年,才终于治水功成。
她已是垂垂老矣,即将坐化转劫。
心中虽有不舍,但有此治水功德护佑,也算看开了生死,并不准备使用什麽邪法延寿。
苏茹上前行了一礼,哀求道:「弟子这就要回木神岛拜别恩师,坐化转世。
弟子别无牵挂,只放心不下陈郎,他受我拖累多年,如今我一走,不知道何时才能重新入道,还求师伯开恩,给他指条明路。」
二人多年辛苦助他治水,所得功劳不小,心性也磨炼的有了三分正宗模样。
只要好生修炼,不去胡作非为,日后不难修成正果。
当然了,好生修炼,不胡作非为,听着简单,其实并不容易。
劫数考验,各种牵扯,想要一直把持本心,不错一步.
许崇暗自摇了摇头。
「也罢!你二人多年协助贫道治水,功劳苦劳都有,就让他拜在贫道门下做个记名弟子,入五台修行吧!」
即便陈群感伤妻子即将坐化,听得此言,也不由大喜过望,跪拜磕头,口称『老师』。
自许崇执掌五台派后,五台派渐成玄门正宗,拜入教下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早就没了当初混元祖师初创五台派时的机缘。
三代弟子,要麽就是如苏相丶季辰本身就有很大来历的。
要麽就是当初很早就在五台门下修行,经历过与峨眉斗剑后,自知今生无法成道,毅然转劫的弟子。
寻常散仙想要拜入,虽然不是不可能,却也需要很大的缘分才行。
陈群本身就与许崇有些缘分,得了他赐下的剑丸,天资也算上佳,能凭着许崇留在剑丸中的剑气,领悟出还算不错的剑术。
如今又协助他治理黄河,得了许多功劳。
也是这种种原因,这才让许崇开口,将他收入门下。
摆了摆手,让夫妻二人起身。
「贫道在幽冥,有一鬼仙熟人,名为『徐完』,你转劫前往幽冥,可试着拜求,看能否有助你转世。」
「多谢师伯。」
「多谢老师。」
二人再次千恩万谢。
许崇摆了摆手道:「都是尔等治水善举应得。」
安排好后,许崇也准备回转五台,当即对陈群言道:「你陪妻子拜别孟仙子后,再回五台,学习道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