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断绝的武道,神打术!(1 / 2)
第196章 断绝的武道,神打术!
赵鸿宝留下的书本来就不少,再加上各方收集,最多的是青衣社那边送来的抄本。
整整堆满一屋子。
陈湛也不是什麽都要,什么小说话本就算了,这些书都是与武学或是丹道相关,道家典籍和以及一部分佛家武学。
看看其中有没有端倪。
三大内家拳,追根溯源,太极传承最久,但实际都不可考证。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太极拳是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
当时,陈氏家族世代尚武,陈王廷自幼受中原文化薰陶,文武兼备,青年时以拳法闻名,晚年隐居故里,依据祖传拳术,博采众长,结合《黄庭经》等理论创编出太极拳,包括五路拳丶五路捶丶108式长拳等。
还有一个是太极拳起源于武当,其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结合道家导引丶吐纳之术,运用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发展而成。
形意拳传说创始自岳飞的岳家军,但没法考证,能考证的是,形意拳前身心意六合拳的实际创始人应为清代康熙年间的姬际可。
其技术体系在清代中晚期经李洛能发展完善,形成「形意拳」的成熟形态。
但即便算到岳家军身上。
这才多少年呢?五六百年?
可问题是,武学之道,不可能只有几百年历史,华夏古代王朝记载几千年,怎麽可能所有武学都是近几百年创立的?
不说野史话本。
单说史书明确记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有明确百人斩记录,还是在战场上冲杀,万军丛中取首级。
从秦汉,到三国,再到唐宋,神勇者数不胜数。
这些人,难道全靠的是力气?只有匹夫悍勇?
即便当时没有任何武功,凭他们的才华,也不能自己开创武功?
必须到近几百年,才有武功出现
可能吗?
陈湛先从近些年的与武林相关的书开始看,其中包括不少报纸报导。
很着名一件事。
两年前,中央国术馆成立,参考江湖规矩分设「少林门」和「武当门」。
以武术特点为划分标准,将太极拳丶八卦掌和形意拳等定性为「内家功夫」,划入武当门;其馀武术拳种,像少林拳丶太祖长拳丶十二路弹腿等则被定性为「外家功夫」,划入少林门。
这种划分方式源于清初大儒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中对武术内外家的分类观点,在清末至民国时期颇为流行。
但这种划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争议一直不断。
从陈湛如今的眼界来看,也非常不合适。
最简单一个原因,三大内家拳都有外练法门,对筋骨皮的锻炼都不差,只是筋骨皮打磨是有极限的,人类不可能真将皮膜打磨得坚硬如铁。
转为内练本就是必须要走的路。
而划分为外家少林门的功夫,太祖长拳,洪拳等,也不是单纯的外门功夫,也能由外而内,外功练就一定程度,转为内练,殊途同归。
区别就在于,外练武功出效果更快,最开始单纯练力,练抗击打。
天赋高的人,半年出山,一年便能出师。
这个天赋高,更多是指外在天赋,虎背熊腰,豹头环眼,这种天生体格粗壮的人。
所以强行划分内外,内家武当,外家少林,让武林不少人心生不满。
他看到这里,开始取出少林和武当相关典籍看。
少林不必多说,传承久远,相传是达摩东渡,传播佛教教义,南北朝时期的人,时间是足够久了。
但记载中的武功,少林七十二绝技丶易筋经丶神足经等等。
如今的少林通通没有。
有的是少林五行五象拳丶少林梅花拳丶少林罗汉拳丶少林长拳,这些功夫,追根溯源,也是明清两代所创。
武当更不用说,九宫八卦剑丶武当太极丶武当太乙五行拳丶武当玄功拳。
虽然都是秘传,但最多追溯几百年的历史。
陈湛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武功的断代,比自己想像的要严重。
华夏文明是起码从秦汉开始,至今两千年文化传承没有任何断代的迹象,各种史书,文字,青铜器,记载非常完整。
但偏偏在武功这方面,完全没有千年前的记载。
如果非说,陈湛只知道一个五禽戏,传说是华佗所创的养生功法
想到此处,陈湛拿出那幅从马三那得来的《内壮神力八段锦》,这门类似养生,但效果极好,居然能内壮气血的『养生功』。
这幅图,不知道什麽朝代传下,眼前这明显已经不是原版,包括一些标注,都是用的民国常用文字书写。
但这门功夫的效果,却是陈湛见过最恐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