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 谁挡,谁死!(求月票!!!)(2 / 2)

加入书签

陈湛说完话,手一松,姓郑的中年落地,抖动几下,出一身虚汗,居然毫发无损。

刚刚出手,甚至没人看清怎麽回事,包括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

郑然只觉得人影一晃,肩膀被触一下,瞬间身体重心没了,劲散了,人被提到空中。

陈湛说的话太狂,狂到这些人都觉得说这话的若是成名大宗师,还有几分道理。

二十几岁,之前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拳师。

即便露了几手,但丹劲的功夫太玄,让人看不懂,所以信服之人不多。

立刻有几人跳出来,包括之前的段五,五人一同出手,却不敢说教训,只说讨教。

陈湛站在原地,静待五人打来,或拳或抓,或臂或肘。

到了身前,才抬手去拦,这次不想用太玄的功夫,全是常规动作,抱丹后各种拳术中的普通招式,到他手中化腐朽为神奇。

顺步崩拳。

虎形劈拳。

冲天炮拳。

拦身横拳。

拗步钻拳。

这次所有人都看清了,五人扑来,陈湛也出了五拳,形意拳中最简单,最基础的功夫,很多没得形意传承的人都能用出。

朴实无华,平平无奇。

而且陈湛是站在原地,缓慢出拳。

五人像是不约而同的各自对上一拳,随后倒飞出去,「嘭~嘭~嘭~」

撞碎门板,撞上院墙,跌落下来。

但更为精妙的是,即便被打飞数丈,落地却没受伤,劲直接卸到墙上,只筋骨有些松散。

「你的鹰爪功夫,练的是双手功夫,手上功夫已经足够,筋骨紧绷,开碑裂石,日后需要精进腿功,鹰击长空,虽然出手杀敌靠的是最后一抓,但更为重要的是前面急速和掠空过程,让敌人无所察觉,速度快到无法抵抗,才能无往不利。」

「你的螳螂拳火候也够,但少了灵动,螳螂拳的精髓在于以小搏大丶以巧制拙丶攻防一体,你手上的精妙足够,但防御不足,螳螂前足既有「钳制」功能,手指微屈成钩,可在防守时同时顺势用「钩尖」或「掌沿」反击对手咽喉丶肋部等薄弱部位。」

「实现防中带攻,攻中藏防。」

「你的洪拳是南方拳法,还融入八极拳的刚猛,但」

陈湛一一开口指点。

一开始几人还有些不屑,虽然你武功虽然高,但那是功力高,自家武学的造诣还能比我浸淫二三十年更高?

但陈湛开口便切中要点,什麽破绽丶精髓丶打法丶练法,甚至之后如何精进都指了出来。

五人立刻变了脸色,越听越是心惊,而且陈湛说的不仅对,还能给出解决方法。

陈湛不可能提前了解过几人,更不可能通晓百家功法,唯一的可能便是。

只交手一招,勘破拳法精妙,知晓弱点缺陷.

简直.神了!

这还有什麽不服?

「陈先生高义,咱们服了。」

五人纷纷抱拳,对陈湛表示信服,日后统一战线。

这里倒也不是什麽强迫去做什麽,不涉及利益关系,说是武林盟主,但不可能让人家把生杀大权,门中弟子都奉献出来。

中华武士会,也是互为联盟,互相交流武术。

再多一条,保家卫国。

熊憾山上前几步,走到陈湛身边,鬼鬼祟祟小声道:「掌门,您真您才多大啊?」

陈湛瞄他一眼:「要不再让你试试?」

「不必了不必了,老熊信了。」

他至今不敢相信,这世界上存在不到三十岁抱丹的人,民国五大宗师不行。

时间再往前的三大内家拳创始人,也只有杨露禅,三十来岁入王府,展现一手雀不飞的功夫,技惊四座。

但当时没人知道他有没有抱丹境界。

场中最为震惊,其实还是霍殿阁师徒,别人都以为陈湛之前寂寂无名,藏在门中修炼,形意门这种大门派出的高手也不少。

孙禄堂当年也是异军突起。

但霍殿阁师徒却非常明白,陈湛几个月前出道,当时绝对没有入化。

不然高振北还能跟陈湛交手十几招?

也不会只付出一条手臂的代价。

但如今.

别说赵玉亭,霍殿阁也有些懵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