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章 画张图就开始预售(2 / 2)

加入书签

后世网购的无理由退货退款都使用出来了,加上诱人的价格。

让九龙巴士负责人李先生唯一顾忌的就是怕车子购买的时候看上去不错,但使用寿命不长,毕竟是国内生产的。

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可以说是零起步,口碑方面是一点都不知道。

但是大厦门口广场的那些样品车,让人试驾了一下。感觉动力和减震方面是真的不错,而且都配有方向助力系统。

不过风险大往往利润也大,同样类型款式的公交车,九龙巴士公司要从欧美采购。某款单层的巴士,出口价格就在一万五千块香江币了。采购到香江,还要支付运输和关税费用,成本在一万八至二万。

而现在江成代表的昌城汽车厂,只报价二千六美金,加上国内不收出口税什麽的。

等于从国内要是能购买到一批公交车,能降低百分之四十的费用。

这次九龙巴士公司可是一次要采购二十辆巴士呀,能节省最少十五万费用。

反正综合计算了一下,开坏一批,当废铁卖,还能再买一批。也就是国内生产的巴士能有欧美生产的巴士一半的寿命,那就不会亏。而且也算是支持一下自己的国家发展了。

「江先生,就你这销售才能,要是能去香江发展,肯定有一番作为呀。你那预售的轿车信息我也看了,两百美金定金,我个人买一辆。」李先生笑着说道。

「那这单层巴士~。」江成疑惑的询问道。

「当然是买啦,我们都是同胞,你总不会坑同胞吧。」李先生笑着说道。

「那当然了,中国人不坑中国人。」江成快速的接话道。

「说的好呀,中国人不坑中国人。江先生,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李先生高兴的回应道。

在这个年代跟爱国人士说这样的话,那真的有共鸣。

但在后世,听到这样的话,特别是缅甸那边同胞打电话说『中国人不骗中国人』,那十有八九就是只骗自己人。

二十辆的采购大单,要知道香江那边是可以直接用香江币在银行换成英镑和美刀的。到时候让采购商帮忙用英镑或者美刀支付,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单就能有五万美刀的销售额了,虽然利润没多少,等于一辆公交车才卖七千块人民币。江成在画图的时候就估算了一下,自己厂不算人工费,可能成本都接近六千五。

进口的汽车玻璃成本都得两千左右,发动机材料和各种材料的进口,又要三分之一。剩馀的钱,整个产业链上各工厂挣一些,到汽车厂这边,勉强能挣个五百块。

但五百块扣除一下人工,才二十辆巴士。一个香江,不可能短期还能有订单,专门去组装一条生产线也不可能。

只能组织大批钣金工和锻工,手搓巴士了,五百块真的可能要亏本。

但站在国家层面上,这就是挣了。

国内的人工和材料部分,能换成一千块左右美刀的收入。这要是卖粮食,得卖十吨小麦或者十三吨玉米才能卖一千美元。

五万美金的交易额,在广交会上就的大单了。江成跟李先生谈好后,双方都安排人签约。江成就不管签约和付钱的事情了。

江成搞的预售和轿车定金抵扣的事情,也是跟外贸易部的人请示过了的。对于轿车也是真的不挣钱,就是在做市场。

不挣钱的原因依然是很多东西需要进口,如果是岛国去生产,人家可能就有利润。

要知道六七十年代,香江那边一辆轿车就卖一万块不到的香江币。岛国厂家要挣钱,销售商人也要挣钱,到购买者手里才一万不到。成本有多少,大家可以猜想。

预定轿车的不只李先生一个人,有顾虑的人的确不少。但诱人的价格和每天在减少的预售数量,让不少人有点坐不住。

香江和澳门人,买一辆轿车回去,租或者帮助亲人让他们去开计程车也不错。这样的价格不指望有多好的质量,但开计程车,现在在香江收入并不低。

现在香江开计程车的人还不算到,有人统计过,一个月能挣五百至七百块香江币。按照江成给的价格,半年的收入就可以买一辆汽车了。

这跟我们国内二十一世纪初的计程车司机一样,是高收入行业。一辆车两个人合夥开,收入让人羡慕死,那时候交的费用也是相当的高。

只可惜第一届来参加广交会的商人太少了,总共就邀请了一千二百多位。广交会除了一开始人还看上去多点,后面都是稀稀拉拉的。

而且参观的商人,有不少是重复性来的。

也就是江成的展览位置是在门口,谁都会路过。在场内,经常是一些展示位一天就十来个人路过。

江成也就是推销手段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新奇,让不少采购商冲动性消费了。后世习惯了各种销售场面,大家也都看明白了很多套路,就不会盲目的购买东西了。

江成也碰到过岛国的商人,一开始没订购车辆,但是过了几天就下订单了。每种款式都订购了一样,甚至听说江成这边还在预售巴士,他们也想采购一辆。

都采购一辆,说白了,外贸易部的人都看出来他们是想买回去看看我们国内汽车制造的工艺水平到什麽程度了。

而且采购的岛国商人是公私开在新加坡那边,被顺带邀请过来的。岛国商人来这边采购的是农产品的,每样车辆都买一辆,这购买的常理都不符合。

可哪怕明知道人家意图不对,该卖的还得卖呀。

另外除了江成现场跟一些商人谈的订单,外贸易部也给汽车厂弄了一些订单。比如朝鲜的,越南的。

订单怎麽谈的,价格多少,江成也不清楚。可能欠帐或者用其他东西换购的也有可能,甚至出现零元购也不是不可能。

江成在跟香江的李先生谈好合作后,对方是真心邀请他去香江发展。

造车能力不谈,现在香江房地产生意在兴起,江成去香江的话,他可以介绍江成去认识一些香江地产行业的人。

让江成去卖房子,可以担任房产销售经理。李先生认为,江成在香江一年能挣到的收入,能比他在国内一辈子的还多。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