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司机,带带我(2 / 2)

加入书签

『……』

洋洋八百字,苏录是硬着头皮才看完的。就这麽说吧,他念了两个书院,没见过一篇这样让人难受的文章……

简直就是一头缝合怪丶四不像。

苏有才忐忑地望着苏录,见他脸色很不好,便小声问道:「怎麽样,还有救吗?」

「有救有救,当然有救。」苏录赶紧点点头,笑道:「父亲应该是太久没有作文生疏了,出现了几处引用错误……再就是卡在了馆阁体和古文体中间有些两头不靠了;另外对题目的理解也存在偏差,理与辞的割裂比较严重,对仗平仄还得推敲……」

「那就是一无是处喽?」苏有才苦着脸道:「实不相瞒儿子,为父都忘了文章怎麽写了,这篇文章是硬憋硬挤出来的。」

「那可太好了。」苏录闻言长舒口气道:「把以前的全都忘掉,我从头教父亲制艺吧。」

「把以前的都忘掉?」苏有才还有些舍不得。

「父亲以前应该都是在闭门造车,很多理解和观念都是错的。」苏录便毫不客气地给他圈出了一百多处问题所在道:「想把这些一一改正,比重新学多费十倍功夫。」

「是吗?」苏有才看着成了马蜂窝的文章,信心跌到了谷底。

「是的。」苏录点点头,信心十足地笑道:「不信咱们就拿『破承』为例,父亲可以保留原来的文理,按我说的方法,重新写一遍看看。」

「好。」苏有才点点头。

便听苏录条理分明道:「破题重构有三诀,一曰擒贼先擒王——抓题眼『勿惮』,点出『勿惮』关键在『勇』。而非『有过可改』之平叙!」

「二曰反话显正意——用『非病』破滞相。正反相生,则文意跌宕!」

「三曰对仗见筋骨,两句成锋镝——前句论圣贤之过不足病,后句论庸愚之改贵在勇,形成『上智下愚』之张力,破题即见论点!」

苏有才赶忙记下苏录说的要点,又听他接着道:

「承题亦有三诀。一曰去象存神,舍形骸取义理。原句『血气之躯』是具象,宜删去,只取『私意蔽』『天理隐』之义理!」

「二曰一气贯因果。以『私意蔽于中』——『天理隐于内』——『进修之本在去蔽复明』为三层递进,使承题成为破题的义理支撑。」

「三曰,四字筑金句,短句见筋骨。原句稍冗长,改四字短句层迭,两句对偶,后句点题。」苏录说着补充道:「注意平仄相间,要如古钟叩响,声声振耳!」

最后,他将自己总结出来的实操口诀,传授给父亲:

「破题要狠,擒眼立骨;承题要稳,理脉相续;

去象存神,四字为金;对仗见力,平仄生韵!」

苏有才如醍醐灌顶,感觉这辈子作文,思路都没这麽清晰过,把儿子所说的要点默念一遍,立时便有了思路,提笔重做破承题曰:

『圣贤有过非病,庸愚改之贵勇。盖私意蔽于中,天理隐于内,进修之本,在去蔽而复明!』

苏录笑道:「父亲现在比较一下这前后两版,感觉如何?」

苏有才看看自己写的第一版,再看看苏录指导下写出的第二版,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真是天壤之别啊!」苏有才不可思议地摇头叹息,半晌方颓然苦笑道:「为父落榜十二回,果然是有原因的。」

「这很正常,父亲之前都是以自学为主,没有进过书院,也没有名师指点,难免误入歧途,犯一些低级错误。」苏录笑着哄他道:

「但是父亲的悟性极高啊,你看才学了这麽一会儿,就能写出这麽漂亮的开头来了。」

「哈哈哈,不然怎麽能生出你这麽聪明的儿子呢?」苏有才挠头大笑,终于上了苏录的套道:「为父看来就是缺正确的方法呀!那就听你的,把以前的都忘掉,从头学起!」

苏有才还没意识到,他被儿子套路了……

他就是神仙,也不可能进步这麽快。苏录不过是把第二版的内容掰碎了藏在口诀中。苏有才顺着口诀捋下来,自然就能拼出完整的破承题。

便会误以为自己是一点就通,所学的方法立竿见影……

其实苏录用了他上辈子卖课的技巧,先把对方的自信击碎,令其认识到自己一无是处,然后迅速帮其用新的方法重建信心。

这法子有些不地道,但卖课极好使。尤其是对苏有才这种历史包袱重,故步自封,还自尊过剩的老大难考生绝对是必须的。不让他彻底服服帖帖,教他什麽都事倍功半……

反正不管怎麽说,苏有才被苏录鼓起了干劲儿,又催促着儿子教他起讲的口诀。

苏录无奈道:「父亲还是一步一步来吧,先学会了破承题,再说后面的。」

「好吧。」苏有才怏怏道:「有点上头了。」

苏录便翻出自己从前的作业本,找出当初张先生给他的破题作业,让苏有才从头做起……

苏有才便信心满满地开破。结果发现只有口诀,没有苏录掰开揉碎的分析,破题又变得很不容易了……

好在现在方法有了,慢慢破,使劲破,总能破出来的。

ps.下一章还没检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