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风水轮流转,你也流流汗(2 / 2)
别看自己身上也有了一些光环,但黄兵宪一旦开了口,就没有考官会录取自己。
虽然把黄兵宪想成个老银币实在有点不太礼貌,但苏录设身处地想一下,自己若有闺女被癞皮狗缠上,也会毫不犹豫打断它的脊梁。
所以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反而是毫不退缩地刚正面!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小叔已经完美地演示过了。这种事,怕闹大的不是自己,而是黄兵宪!
就算玩砸了……黄兵宪可是正经风宪官,还能刨坑把自己埋了不成?
所以得让他知道自己不怕他。他敢打压自己,那就把事情闹大。正所谓『麻杆打狼两头怕』,就看谁胆大……
~~
黄珂看到苏录亮出腰间的兰花葫芦,瞳孔明显一缩,好一会儿没说出话来。
诸位大人却不明就里,又顺口赞道:「哎哟,弘之这个香囊好别致哦。」
「这朵兰花绣得栩栩如生,运针如运笔,自带文人风骨,一般绣娘可没这水平。」就连贾知州都赞不绝口。
「还不快解下来给老公祖好好瞧瞧?」卢知县忙道。
「哎,你懂什麽,这肯定是心上人送的,别人不能碰的。」贾知州却笑着摆摆手道:「老夫没说错吧,弘之?」
苏录讪讪一笑,没有否认,当然也就没解下。
「哈哈哈,真让老父台说着了!」卢知县等人见状大笑起来。
「不过也正常,弘之可是号称泸州小杨慎,没有姑娘锺情才是咄咄怪事哩!」贾知州本来就是个骚人,不然也不会携妓出行。他兴致盎然地问道:「到底是哪家的小姐,方便说来听听吗?」
「说说,快说说。」虽然卢知县等合江官员,并不了解泸州的情况,但不妨碍他们给知州捧场啊。
过节嘛,本来就是图个乐子。领导也不愿意整天端着,关键是要相机而乐。
只有朱二爷没跟着起哄……他闺女早就告诉过他内情了,端午前苏录和黄峨还在他家里约会过。他得心多大才会跟着起哄?
朱玠偷偷瞄向黄兵宪。好嘛,这下轮到黄兵宪一头汗了……
好在这时候,城门楼上响起一声号炮,龙舟要开赛了!
贾知州和众位大人也顾不上苏录了,纷纷起身走出城门楼,扶着箭垛望向江面——
「观音咀那边!」
顺着曹县丞所指的方向,众人看到二里之外,习水与赤水交界的观音咀方向,二十条龙舟已经整装待发了!
待城上响起第三通号炮,二十条龙舟上的鼓手,便一起敲动战鼓!
隆隆鼓声中,桨手们奋力划动双桨,但见每条船上二十支木桨如雁阵齐飞,溅起的水花足有三尺高,连成一道道连绵不绝的雪浪!
一条条龙舟便如离弦之箭,自远处飞射而来!
赤水河两岸,站满了乌央乌央的观众,都是各里各镇,来给自家龙舟助威的乡亲们。他们竭尽全力呐喊,似乎这样能让自家的龙舟更快些……
数万人震天的吆喝助威声中,桨手们怒目圆睁,古铜色脊背绷成铁弓,全身肌肉一起发力,疯狂地划动双桨,完全感觉不到疲惫!
渐渐地,二十条龙舟分出了先后。鼓手们拼命敲着鼓,声嘶力竭地催促桨手们,使出吃奶的力气你追我赶。转眼便划完了二里水路,来到了合江城下。
当为首龙舟的龙头,撞上终点彩帛时,城头上下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紧接着,后续的龙舟也陆续冲到了终点,相差不过瞬间。
但这一瞬间,却是天差地别。获胜的桨手们高举木桨仰天欢呼,然后划着名龙舟到码头领奖,岸边百姓拼命将艾蒿丶蒲草和鲜花扔上船去。
失败者们却只能坐在船上发呆,根本没人在乎他们是不甘还是懊恼……
观众们依然激情未消,还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刚才的比赛,忽听得江心传来一声清越的竹哨……原来是端午节另一个保留节目——精彩的『水秋千』开场了。
只见一艘大船上,支起了五六丈高的秋千架,一个梳双丫髻的白裙少女,赤足踏上秋千板,稳稳荡起了秋千。
那秋千越荡越高,当少女的身体与秋千的横架差不多平行时,她忽然松开双手,毫不犹豫弃秋千而出!
在万众惊呼声中,但见少女如凌波仙子般腾空而起,在空中潇洒地翻了几个筋斗,最后掷身入水!
惊呼声变成了欢呼声,意犹未尽的人们高呼着:「再来一个!」
大人们也回到了座位上,端起侍女斟上的雄黄酒,共祝端午安康,圣寿无疆!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这就是大明朝的端午节,平平常常,一如往昔,明年还会依然如故。
只是不知那时,观者是否还有今日平和的心境。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