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升级了(2 / 2)
「哪里不合适了?总不能有房间一直空着,还有人没地儿念书吧?」大伯娘却一挥手,当场拍板道:
「放心,这事儿我说了算。回头你小叔回来,我再跟他说就行!」
老爷子对此也没异议,小儿子三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能哪个在眼前先顾哪个。
「快听你嬢嬢的吧。」苏有才也道:「不然松明灯一点,我和你二哥呛得睡不着觉。」
「好,谢谢嬢嬢。」苏录这才高兴地接受了。
「房间我已经给你收拾出来了,你今晚上就可以过去了。」大伯娘向来手比脑子快,活总是会干在前头。
其实大伯娘把婚被往柜里一收,小叔的房间就没什麽东西了……这半年他回来了几次,该拿的基本都已经拿走了。
空空荡荡的一张单人床,一张方桌两把椅子,就是苏录『书房』的所有摆设了。
但对苏录来说,能有一间独立的书房就谢天谢地了,暂时不能再要求更多了。
不过这终归是小叔小婶的婚房,他得爱惜着,便咬牙决定晚上改用油灯,不用烟熏火燎的松明灯了。
当然,眼下他的经济条件稍稍改善了,也可以对自己好一点了……
苏录在二哥的帮助下,很快把学习的家伙什儿,搬到小叔房里。然后他便端坐桌后,立即做起功课……
今天放学后跟山长聊天,路上碰上三万,回来又『搬家』,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必须得争分夺秒了。
他先用半个时辰,做完了正常的作业,接着赶紧请老爹上声律课,以免影响他休息……
苏有才今天已经回去上班了。只是上班时间比苏录晚,下班时间比苏录早,所以碰不上。
进入四月中旬,声律课程也来到了对仗训练阶段,但不是原先那种简单的对法,而是要求苏录用《洪武正韵》同韵部字词属对。还须词性相契,韵脚相合。
比如苏有才出『朝耕』。
苏录对『暮耘』,从词性上没有任何问题,但苏有才摇头道:
「在《洪武正韵》中,耕属平声『庚』韵,古衡切;耘属平声『真』韵,王分切,二者因韵尾对立无法押韵,即『出韵』。」
苏录思考片刻,改口道:「暮读。」
「为何?」苏有才问道。
「因为『耕』『读』皆为动字,合《洪武正韵》『庚青』韵。」苏录道:「读起来也确实更铿锵。」
「没错。」苏有才点点头道:「因此以后所有对仗都要比照韵书,不可出韵。」
「我尽力吧。」苏录应一声,他就怕那种故弄玄虚的玩意儿。这种知道劲儿该往哪处使的,他反而不担心。
无它,唯手熟尔!
苏有才又以陆游『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为例,为苏录分析了『夜雪』对『秋风』丶『瓜洲渡』对『大散关』的虚实相济,又让他照着仿写一联五言出来。
苏录心说,老爹这教学法,还跟山长不谋而合了呢。
他憋了半天,终于捣鼓出了两句——『驿路梨花落,山村酒旗斜。』
「俗套。」苏有才便批评道。
「那爹来两句不俗套的。」苏录马上虚心求教。
「……」苏有才憋了一会儿,方闷声道:「作诗要有感而发,硬憋出来的那是屁。」
「……」苏录朝老爹两手一摊,对吧?
「咳咳。」苏有才咳嗽两声,赶紧岔开话题道:「记住,『落』为仄声收尾,下句『斜』须平声押韵,方合规矩。」
「是。」苏录这倒是听说过。
~~
老爹睡下后,苏录又开始做张先生布置的额外作业,先背三篇程文热热身,然后继续模仿『夫者.也』等句式,进行起讲排比训练。
这次考试效果不错,苏录也是大受振奋,一连做了十组起讲才收手。他看着自己做的最后一段起讲:
『夫仁者,天地之心也;政者,邦国之纲也;以仁施政,如雨露润化,万物自兴也……』
苏录满意地点点头,确实比考试时更有感觉了,所谓文气流动越来越顺畅。
此时整个二郎滩都熄了灯,只剩他这里的一点光亮。苏录却毫无困意,又开始构思山长布置的作业……
等他完成『课外三连击』,从小书房出来时,只见月已西斜,都下半夜了。
他蹑手蹑脚回到床上,睡了不到三个时辰,起床时间又到了……
苏录爬起来,用冷水洗把脸清醒一下,果然又是一条好汉!
从这天开始,上学路上不再只有他和苏淡二人,三万兄弟也加入进来。
三人决定不再住校,跟着一起走读……反正食宿费是一月一交的,浪费不了几个钱。
对苏录来说这样也好。虽然上学的路程在千户所和百户所之间,属于绝少夷人踏足的安全区。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人多点安全。
五个人在路上一起雄赳赳气昂昂地前行,口中背诵着铿锵的八股文,还有些气势汹汹。
引得道边田里的乡亲纷纷侧目,交头接耳:「这群书生怎麽跟活土匪似的?」
「二郎滩的。」
「那怪不得……」
ps.今天写了四章。累草鸡了,刚才检查新章节呢,结果睡着了。还有更新,稍等哈……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