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二章 二回战(2 / 2)

加入书签

「那这回他两个谁先谁后?」祝先生问道。

「还是照旧吧。」钱怀仁淡淡道。他虽然不亲自阅卷,但必须要控好场。

「好。」祝先生点点头,心说我这一问都多馀……

「对了,那苏录的文章谁看了?」钱怀仁知道待会儿山长来了,肯定要问起这小子,自然要提前掌握情况了。

众人也都好奇望向,批阅省身斋试卷的几位先生。

「还没看到。」几位先生摇摇头,但既然副山长发话了,便从剩下的试卷中找出了苏录那张。

「我来念念,看看这一个月他有没有长进。」祝先生拿过来,朗声诵道:

「居仁由义,动合时宜,修持中节,德范昭然!」

「好好好!」先生们听完破题十六个字,登时神清气爽,赞不绝口道:「一如既往的铿锵有力,提纲挈领,甚至比上回还好!」

「是啊。」最年轻的牛先生赏析道:「他这回用的是暗破。孟子曰『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点出了君子行事的根本准则,与题目中君子五德的道德准则相呼应。」

「『动合时宜』契合『惠而不费丶威而不猛』;『修持中节』对应馀下的三个特质;最后以『德范昭然』总括之!可谓滴水不漏,毫无瑕疵,比上回老道许多。」

「没错,这题眼亮出来,这篇文章就决计差不了。」祝先生击节道。

「别高兴太早,换了别人是这样,但这小子就不一定喽。」有先生笑道:「难保又是虎头蛇尾。」

「哈哈,是啊……」众先生深以为然。

「莫罔,继续念。」钱怀仁吩咐一声。心里盘算着,待会先生们若是又给零分,自己该如何捞一捞?

总不能真把山长的『璞玉』踢出去吧?

但这帮家伙轴得很,要是还那麽白,也难搞得很……

那字莫罔的牛子孺牛先生,便继续念承题道:

「盖君子之修,本于仁而循于义,应于物而合于理,斯为盛德之仪。」

「不错不错,有进步。」祝先生抢着定个调。

众先生也无异议道:「确实不错,而且居然还有韵律了。」

「这麽短的时间,属实不易。」先生们赞两句,催促道:「继续念起讲。」

便听牛先生声音洪亮道:

「怀仁心以行惠,取诸固有而财不伤;秉义理以任劳,尽其在吾而怨不生。节嗜欲于分内,守矩度自贪念远;安泰然居高位,存谦敬而矜意消。正己身而行止肃,此皆修仁循义之效也。」

「不错不错,进步非常明显!」先生们赞许道:「能看出来这孩子在文辞上下了大功夫,虽然对仗上还有些生硬,平仄也有问题,但已经有那麽点意思了。」

「没错,义理依然一流,文辞也不算辣眼了。」钱怀仁松了口气,拢须道:「一个月进步这麽多,实属难得。」

「再看八股,这才是真正见文辞的地方。」众先生再度催促。

牛子孺便继续诵『起股』道:

「施惠有度,非悭吝乃损益合宜;任劳有恒,非顽执为厥职安守。制欲有节,非枯寂而取舍合道;持泰存恭,非卑屈实谦光得正。树威有则,非暴戾惟端方孚众。」

中股曰:

「惠不虚糜,因势利导而泽被常昭;劳不苟安,竭力赴功而职修心宁。欲不纵则天理彰,希求不逾绳墨;泰不矜则人道立,尊荣不失温恭。威不恃暴则德风远,整肃无伤和煦。」

后股曰:

「施惠非强与,顺本然之利;任劳非空劳,尽当然之责。制欲非绝求,谨分内之界;持泰非恃位,怀谦卑之心。树威非倚法,修内在之德。」

束股曰:

「五德并行,根仁循义;百行皆备,立世安躬,此乃至德之行!」

~~

牛先生念完之后,不禁大赞道: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小子真是进步神速,骈文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基本没有错误。」

「而且很霸气。」祝先生也欣慰道:「有点儿孟子视诸侯如土鸡瓦狗的意思。」

「确实很凌厉。」众先生公允道:「不过还是上一篇中正平和的文风更适合他。」

「他明显是在提升自己的文笔,矫枉过正,在所难免。」祝先生替苏录说话道:「这正说明他的可塑性!」

待众先生议论完了,钱怀仁便问道:「那依诸位高见,该怎麽给他打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