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章 第一课(2 / 2)

加入书签

这当然是学生们已经熟练背诵了,四书全文和章句集注的缘故。

先生之所以还要逐句讲解经义,一来是担心各处蒙学塾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得五花八门,所以得统一一下版本,以书院教授的为准。

二来,侧重点有所不同。蒙学要求学生『字字能解丶句句能通』,注重的是基础。

书院则站位更高,张先生通过分析经书的『圣人之言』,让学生掌握孔子训诫的口吻,和孟子辩论的语气。这样学生才能在作文时,学会把自己当成孔孟,避免以自身视角阐发议论。

因为八股文自『起讲』部分开始,就须『入口气』了……即以孔孟程朱等先贤的口吻说话,便是所谓『代圣人立言』。

就拿这《大学》的第一句为例,便听张先生缓缓讲解道:「此句阐明我儒家『三纲领』,非但提纲全文,更挈领《四书》。」

「因此,这里『入口气』的核心,就是抓住『纲领丶教化丶庄重』三点,以『圣贤立言』的高度,揭明『大学之道』的本质,显儒家圣贤教诲,而非个人见解。使人明晓『为何学』丶『学什麽』——如此,方能贴合《大学》的圣贤口吻,做到『口气即义理,义理即口气』。」

只上了上午短短一节课,苏录就明白了,为什麽大哥说,不读太平书院就考不中秀才了……

此中的门门道道实在太多太深,没有明师指点,你一辈子也想不明白,更学不会。

~~

上午时间所剩不多,张先生浅讲了两千字,院中便响起了下课的云板声。

书院的规矩大于天,对老师也不例外,所以张先生须臾都没拖堂,马上把书一合,沉声道:「下课吧。」

学生们便在马斋长的带领下,起身恭送先生:「有劳先生教诲!」

「吃饭去吧。步履要从容,不得奔跑逾越。饮食勿争抢,用餐不得言语。」张先生却没有离开,而是吩咐道:「午休共六刻,不得昼寝,听到云板就要回讲堂坐好。」

「是。」学生们只好按捺住飞奔抢饭的心情,一步一个脚印走向餐堂。

半大小子们一上午都饿得饥肠辘辘,却还得像半身不遂一样徐徐而行,着实煎熬。

苏录和苏淡就不用遭这份罪,因为食堂没他俩的饭……

不过书院有规定,不能在学斋内饮食,所以两人拎着水壶乾粮袋,准备在校园里找个地方用餐。

却见张先生黑着一张脸,拎着戒尺走了过来……

「先生。」两人心里发毛,赶忙行礼。

张先生先对苏淡淡淡道:「你先去吃饭吧。」

「是……」苏淡不知道苏录犯了什麽事,他也不敢多问,只好先出去了。

「请问先生,有何指教?」苏录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咋惹得先生饭都顾不上吃,也要先收拾自己。

「我看你饭都不去餐堂吃,家里应该不宽裕吧?」张先生冷声问道。

「是。我和我哥都读书,家里负担很重。」苏录点点头,老实答道。

「那你上课还不好好听讲?!」张先生强压的怒气勃然而发,戒尺啪的一声拍在苏录的书桌上。

「今天才开学第一天,你就敢这样?往后还能干出什麽来,我都不敢想!明明已经是最后一名了,还这样荒唐懈怠。不如赶紧退学,给你家里减轻点负担是正办!」

「学生没有走神啊。」苏录听得一头雾水,忙解释道:「我基础本来就差,先生讲的课,我是一个字都不敢漏啊。」

「你还狡辩?我都亲眼看见了!」张先生拿起他桌上自制的土纸本,展开抵到苏录面前,质问道:「这都是些什麽鬼画符?认真听讲你会画这些吗?!」

只见苏录的本子上,非但字迹凌乱,又画了好些箭头丶方框,以及树枝状的线,还有好多谁也不认识的鬼画符。

也难怪张先生会生气,谁看了都不会认为,他是在好好听讲的。

「先生误会了。」苏录赶忙解释道:「这是学生的课堂笔记啊。」

「还敢狡辩,什麽笔记记成这样?」张砚秋自然是不信的。

「学生不敢有半句虚言。」苏录苦笑道:「刚才学生就说了,我基础薄弱,先生的课对我来说有些难,好些地方似懂非懂,只能先囫囵吞枣记下来,课后再细细揣摩。」

「胡说,老夫讲课的内容,你怎麽可能记得下来?」张砚秋显然也知道自己讲课偏快,但他得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是,所以学生一方面要提高书写速度,于是字就写得潦草了些。另一方面也必须要简化记录,用最少的字符来记录内容。」苏录认真解释道:

「课堂笔记是给学生自己看的,中午我会重新整理出来,到时候再请先生过目。」

「休想耍花招。」张先生哼一声道:「真要如你所言,现在就对着你这所谓的笔记,给我讲一遍。讲出来说明你没有走神,老夫给你赔不是。讲不出来……」

他用戒尺敲了敲桌面道:「就等着吃板子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