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四章 家史与蕉叶纸(2 / 2)

加入书签

「三锅回来啦!」

一回到家,小金宝便飞扑上来。

苏录顺手抱起小金宝,变戏法似的摸出两个金灿灿的刺梨。

「吃吃!」小金宝伸出双手。

「有刺还吃吗?」苏录用刺梨的软刺,去戳她的小胖手。「不怕扎破嘴?」

「还吃!」小金宝坚定道:「扎破嘴也吃。」

苏录这才笑着搓掉上头的软刺,把刺梨递给了小金宝。

「谢谢三锅。」金宝道声谢,便捧着刺梨在天井里啃起来,酸得她眉头直皱,口水直流,却依然停不下来。

打发了小金宝,哥俩又给奶奶送了一盅蜂蜜,苏泰便去处理带回来的各种山货。苏录则拿着那捆芭蕉叶,迫不及待回房做试验去了。

他把鲜绿的芭蕉叶摊平铺在书案上,用镇纸压紧,随即研墨试写。哪想到笔锋刚碰到叶面,便觉格外滑溜,墨汁跟着四下散开,写下的字迹很快就变得扭曲难辨了。

苏录又试了几张蕉叶,皆是如此,而且是完全看不到希望的那种失败。

「唉……」他搁下笔叹了口气,什麽狗屁『怀素书蕉』?没想到古代也有营销号。

「怎麽啦?又遭你伯娘骂了?」这时苏有才从外头进来,见他一脸的郁闷。

「我想学怀素在芭蕉叶子上写字,但发现根本行不通。」苏录挠头,自嘲道:「估计是古人瞎编哄孩子的励志故事。」

「不能吧?」苏有才却摇头道:「陆羽的《僧怀素传》里记载过这件事。而且怀素的朋友戴叔伦,也在诗中写道:『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他们没必要瞎编吧?」

「可叶子太滑了,根本不吸墨呀。」苏录眉头紧蹙,不过老爹的话,又让他燃起了希望。

苏有才拿起一片芭蕉叶,端详一番道:「叶子上有一层蜡质,而且水分也太大了,怎麽可能吸墨?」

「把它晒乾了试试?」苏录恍然道。

「肯定不能晒,一晒就变形了,褶皱不平怎麽写字?」苏有才摇摇头道:「而且只能晒掉水分,晒不掉上头这层蜡。」

「可以先加点草木灰来煮。」苏泰的声音在两人身后响起,他已经干完了自己的活。「然后再阴乾试试。」

「你咋知道的?」苏有才和苏录吃惊道。

「俺看老胡造纸,竹子要先用草木灰煮过。」苏泰挠挠头道:「他就说是为了,去掉竹子表面的蜡。」

「好小子,观察的还挺细!」苏有才赞一声,把蕉叶递给苏泰道:「试试看!」

「哎。」苏泰高兴地点点头。

~~

三天后,苏泰将一摞处理完毕的蕉叶递给苏录道:「试试看。」

「辛苦二哥了。」苏录接过来,只见蕉叶已经变成了淡黄色,却依然平滑如纸。还被苏泰细心地裁剪成大小一致的长方形,跟老胡卖的毛边黄土纸一样的尺寸。

「不辛苦,快试试看有没有用。」苏泰咧嘴笑笑催促他。

苏录点点头,忙溽墨提笔,在『蕉叶纸』上写下几个大字:

「友于兄弟。」

这次蕉叶不仅吸墨,而且落笔也不轻滑了,笔锋的阻力跟普通黄土纸也大差不差!

「怎麽样?」苏泰忐忑问道。

「完全可以平替!」苏录抬起头来,满脸欢喜道:「这下再也不用为纸发愁了!」

那山上随处可见的芭蕉树,就是他用之不竭的纸库了!

「太好了!」苏泰兴奋地直拍手,比苏录还高兴。「以后你可以放开写字了,我来供你芭蕉纸!」

「多谢二哥。」苏录感激地看着苏泰。何止是芭蕉纸,还有松明灯,松烟墨。甚至连毛笔笔头,都是二哥用山羊毛掺了点兔毛,手搓出来的。

没有二哥,他这个书根本读不成。

ps.连续第三天独眼写字了,写完眼都花了。希望明天会好些。求月票推荐票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