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1 / 2)
第36章
房州通判噔噔噔地摆完残局,摆好之后,面上还有些许得意之色:“九郎,来看我这残局如何!”
陆安一眼过去,就认出来这是后世基础棋型“方四”,众所周知,越基础的棋型反而越容易蕴含丰富的变化以及陷阱,如果因为其是基础棋型而小看它,就很容易被单杀。
但是,只要掌握了方法……
黑先,陆安便起手下了一枚黑色棋子,房州通判“咦”了一声,道:“你这么下就把棋下死了。”
说着,房州通判就顺着陆安造成的局面下了一枚白子,直接把陆安那一方黑子的“气”堵住,而后提子——也就是吃掉了黑棋的死子。
没想到,陆安拿起黑子就重新摆在了之前被提子的空位上,反过来又把房州通判的白子给吃了。
这反手一招,直接致使棋局结束,本该是赢家的白棋,反而被杀,成了输家。
房州通判和赵提学面面相觑。
陆安微一拱手:“失礼了。”
房州通判还没说话,赵提学已然出声:“小子,你怎么想到这么破局的?!”
陆安淡淡道:“此法名为‘倒脱靴’,又叫‘脱骨’,寓意脱胎换骨,或者称其为‘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可。”
当初陆安学围棋的动力,就是看了《天龙八部》里的珍珑棋局,觉得特别高大上,后来学了围棋才知道,破局的第一手就和这倒脱靴差不多,都是下在不入气的地方。
房州通判皱着眉头,思索了一阵,叹道:“好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实不相瞒,这局棋当日我是执黑子的一方,下到这里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该如何破局,便直接认输了。没想到……原来置之死地而后生就可以了!受教!受教!”
赵提学将房州通判挤开,把棋子全拿起来,又重新放下,摆了个新的残局:“九郎,来试试我的!”
这一局,白棋更为厚实,四面安定,反而是黑棋,被打散了。黑棋除了先手优势,已经没有其他优势了。
陆安看完之后,只觉得真是巧上加巧。
要知道,能拿给她破的残局,肯定是赵提学苦思冥想的棋局,绝不是随便摆摆就拿来凑数的。而这种苦思冥想的棋局,一般都会在历史中存留,成为经典棋局。
换而言之,这一局,这棋谱她背过。
于是,陆安迅速且毫不犹豫地:“啪!”
选择了侵蚀白棋左上方的实地。
同时,在赵提学选择吃她黑子的时候,直接棋子跳起,然后迅速在后面的一手里切断了白棋左上角。将白棋的大好局面变成了只能追在后面加补,但怎么补都补不好。
这局棋,又被陆安盘活了。
赵提学不服气,又摆了一局。
陆安一眼破掉。
赵提学又摆了一局,陆安还是一眼破掉。
赵提学咬牙拿出自己私藏的棋谱。里面有一局残局,在他的眼光
快了。
甚至有五六个老头儿跑过来,明显是研究了一辈子围棋的,将自己得意的残局摆出来,众目睽睽下,陆九郎一一破之。
没有人发现,越是有名,越是经典,越是奇巧的棋局,陆安破得越快。
他们只看到,陆九郎三日内破了一百三十一个残局,无人是其对手。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上至士族高门,下至寒门庶族,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十七岁的陆安陆九郎棋技无双,一百三十一个残局,一百三十一个弈者,皆不是其对手。
而更难得的是,据其同窗说,陆安其人不仅高才博学,就连操守也是集恭俭温良于一身,纵然声名远扬,在州学时却从不盛气凌人,对同窗总是语态谦和,谁在文学上有不懂的地方,她都乐于解答,对师长也是十分尊敬,从未见过其骄傲自大的样子。
如此不矜不伐,上到学正,下到学子,都乐于和陆安相处。
陆安的后桌偷偷拿笔杆子戳陆安后背:“九郎!你快来看,我搞到了一个好东西!”
他说的时候还不时东张西望,好像生怕被人发现了。
陆安这就好奇了,位置一换,坐到对方身边,配合他压低声音:“什么东西?”
对方眼神闪烁:“你知道忘秋先生吧?我搞到了先生大作!”
陆安这段时间也有恶补这个时代的名人,就知道这忘秋先生乃是当世高雅之士,据闻其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无一不精,更是写出了《觞史》与《芳菲录》两本书,前者详细地论述了酒水如何判断品质、如何品尝、如何挑选饮酒酒具,以及其保存方法。后者则是记录了各地花朵的开放时间,以及其相应培育方法。
但如果是这种书籍,不至于让她这个后桌偷偷摸摸。
陆安回忆了一下自己初高中时期,出现这个情况通常是什么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