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1 / 2)
一觉得摊上这俩搭档也挺倒霉的。
张家的发动机厂在铁西区西北,跟发现骨灰的发动机厂同宗同源,三十年前一个叫一厂,一个叫二厂,都是生产柴油发动机的企业。
一厂家大业大,二厂当年跟在一厂后面捡剩饭,一直被一厂工人笑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厂十年前更新了生产线,又因为规模小,负担轻,反而把企业盘活了,越来越兴旺。
反观一厂,由公转私,张哲只留下了最精锐的技术工人,保留了几条最重要的生产线,剩下的不值钱资产和工人全被当做腐肉切割掉,打包给政府解决。
就算他接收过来的资产,由国资科孟桐等人运作,张哲只用了很少的代价就把东西据为己有。
也属于变相的空手套白狼。
现在由结果推论,一厂的老板死在当年被他看不起的二厂锅炉里,反而有某种关联意义。
而恨张哲的人,围着发动机一厂能绕满一圈。
他们没在单位食堂吃晚饭,一厂家属区大门外有一排搭棚子摆小食摊的。
咨询了小孩的意见,陈晨挑了个卖饺子的摊位进去吃饭。
老板找人焊的铁架子,蒙上塑料布,外面再罩一层挡风的苫布,里面生个大炉子,连取暖带煮饺子,虽然环境没有店里好,但也不冻人。
不年不节的,大家手里又没啥钱,很少外食,整条食街生意都十分惨淡。
棚屋饺子馆只有他们三人吃饭,锅里冒出的雾气都没能挡住老板的愁眉苦脸。
念白一度担心,愁苦的下岗工人包出的饺子会不会也是苦的。
她多虑了,大叔的饺子特别美味。没有特别的食材,只是北方最常见的酸菜油滋啦,萝卜鲜肉,大白菜猪肉馅饺子。食材越普通,越能看出烹调人的手艺。
饺子馅料不咸不淡,不干不柴,油香足,肉香浓,酸菜解腻,萝卜,白菜增鲜,饺子皮筋道顺滑,大肚小饺,一口一个,吃得贼过瘾。
两个大人和小孩最爱酸菜油滋啦饺子,酸菜喜油,油滋啦有着鲜肉没有的油脂香,口感还带些脆,两种馅料互相成就,巨香巨好吃。
在办公室搞了一下午脑力劳动,早就饿了,陈晨又要了一盘酸菜饺子,小孩吃不动,两个大人分着吃,配上老板送的酱萝卜条,吃饱了再来一碗热乎乎的饺子汤溜缝,寒夜饺子吃出了幸福感。
小孩拍了拍被水貂儿遮住的圆鼓鼓小肚子,摊在椅子上,眯着大眼笑,“好吃不如饺子,好受不如倒着。”
她两样占全了。
再愁苦的人碰上萌娃都得缴械投降,老板煮完饺子过来拉家常,笑着道:“这小孩真逗。”
“你怎么知道我叫逗逗?”小孩改摊为坐,开口鼓励老板,“你包饺子比我红艳二姑还好吃,她的理想是开饺子馆,那你能开大饺子馆。”
陈晨也同意,“叔,这边不行,你去定安区那头摆摊,就出个晚摊,在皇朝,万兴几个大歌厅外面摆,那边唱歌唱累了的,想出来吃盘饺子的大有人在。干好了,再盘个店,我们小逗逗口出金言,将来你兴许真能开个大饺子馆。”
他是会鼓励人的,把老板愁容都说没了,“我这人爱琢磨东西,以前就爱在厂子里搞些小发明,下岗没事干,开始研究包饺子。小伙子,你的建议我记下了,回头跟家里研究研究,有条件我就去那边出摊。俺们厂子这边真不行,最近老厂长又出事了,到处人心惶惶。”
胡新一放下筷子,瞪着贼拉双的双眼皮问老板,“你们都知道张厂长出事了?”
中年大叔看出两个年轻人的身份,“你们是便衣警察吧?带着孩子来私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