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2 / 2)
付德平倒是没说错,一家出来三个超高分,断层的第一名,这件事简直匪夷所思,方东晓第一时间来到四方岛对田园一家进行采访,可想而知,这份报纸将会有多畅销。
然而,比报纸先来一步的,是前后脚来田园家的招生老师。
最先来到的,是京大招生办老师沈清,在京大,其实早就有人关注陈向兵,无他,因为陈向兵这些年,把生意做到了京大附近,就在当下,他还承担着京大的一些资源供给。
沈青作为招生办和管理办主任,和陈向兵打过几次交道,并且因为他家里有人在科研所,还知道陈向兵和田向军兄弟俩的很多事。
当然,这很多事不是田向军透漏出来的,而是柯鸣。
柯鸣自己也没有想到,在四方小学和田向军那一年的研究,能够给他带来那么多的回报,一线工作几年后,他级别一升再升,而一次不经意对航母理论的演讲,让他再次直升,成为航研所的一员,而在这里,他见到了自己的挚友田向军。
航研所里,人人对田向军感兴趣,贺清荣知道的那些事情,早就被大家扒个精光,这又来了个认识田向军的人,大家自然要打听。
而柯鸣早就是田向军一家的迷弟,有人问,他这话匣子自然就忍不住,虽然不会说太多细节的东西,可关于田园的教育,关于孩子们小时候的梦想,关于孩子们对四方小学的改造,他也没瞒着。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说出来,又让很多人为之折服,这其中,就有沈清的亲戚,所以,在高考还没开始的时候,沈老师就已经和校长分析过这个事情,田向军是国防大的,他们争取不来,可陈向兵他们能够争取,如果陈向兵能进入他们大学,不论是他的学习能力,还是他的经济头脑,都是能够在他们的校志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
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就连校长都为之一振,不仅仅是为陈向兵的成绩,还有他的母亲。
所以,他们知道的消息还是有偏差的,这样两个优秀孩子的背后,有个同样甚至更优秀的母亲,三个超高分,或者说三个状元,出在同一个家庭,这样一件事说出来,就引人探寻。
当下,沈清再不迟疑,立马动身,如果把这样一对母子招到自己大学,给他们学校带来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他这边一有动静,清北的宋华立即就知道了,沈清路子广,消息来源多,他也不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立马就跟上了。
所以,方晓东作为记者,见证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
这件事,同样被她写在回忆录里。
‘清北和京大招生办双双出动,亲自到考生家里招生,这件事本来就闻所未闻,能让他们动身的,想也知道是多么惊才绝艳的人物,事实也确实如此,收到消息的时候,就是我自诩记者,见惯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一时不敢相信。’
‘我对田园同志的印象,还停留在她带着育红班的孩子们寓教于乐,一起笑一起闹,在我心里,她是一名极其优秀的老师和母亲,可我从没想过,她还会是一名极其优秀的学生,当知道那一年的文科状元是她,我和我的同事失神半晌。’
‘两个学校的老师,在田园同志的大门碰面,唇枪舌战只为抢生源,那种场景回忆起来,依旧让人失笑,有人会说,这样两所顶尖学府,有必要吗,我说有必要,我想,两个大学的招生老师也会是和我一样的想法,对孩子,值得,对孩子的母亲,更值得。’
‘后来,一件件的事情发生,当年洒下稚嫩誓言的小哥俩,成为各自领域金字塔尖的人,田园同志的女儿也再次摘得状元名头,无数人的成功背后都有田园同志的影子,我才真正知道,她的影响力是没有上限的,她是不能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