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1 / 2)
?”
田向军摇头,老师从来没说过。
“就是这工程系,制造学啊。”柯鸣也不看课本,把脑子里那些烂熟于心的东西拿出来。
“来,老师问问你,现在咱们国内的制造业,机械制造,只说模具制造,你觉得最大的薄弱点在哪里?”
田向军张嘴就来,“目前业内的传统,模具加工是整块型材加工,多少吨的模具,就需要多少吨的天车来吊起,还需要对应的操作间,目前我们能制作的,只是十吨以内的模具,可是我们的重工机械厂,造船厂,军工制造厂这些单位,对大型模具有巨大的需求,这就导致,我们依赖进口,受到高强度的技术封锁。”
柯鸣垂在一侧的手臂有些发抖,“那你认为,要造这种大型模具,咱们是不是应该制造更大的生产间和天车,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呢?”
田向军果断摇头,“也许,现阶段我们能制造出操作间和天车,满足我们相关的需求,可是如果需要更大的呢,这种需求是永远都无法满足的,至少无法满足航母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发展的,是分体组装技术,化整为零,分体组装。”
听到这里,柯鸣是什么感觉呢,好似被一道闪电击中,让他心脏剧烈收缩又猛地砰开,整个人都带着亢奋的激动,他猛地拍桌,“向军!”
该怎么表达内心的情绪呢,柯鸣双手握住田向军的小肩膀,认真看着他,“向军,你说的对,我们最该发展的,是分体组装技术,这是我们大学最后那年,无数次辩论得出的结果,这才是能够满足我们制造业需求的根本!”
相比于柯鸣的激动,田向军很是冷静,他只是微微
翘起嘴角,赞同柯鸣,“对。”
啊啊啊!还是无法平息内心的激动,柯鸣猛地站起来,来回走两步,“不行,咱们两个必须再讨论讨论,今天,不,现在,现在你就跟着我去我家,我大学的课本都还留着呢,我得给你,所有的都给你看。”
这话说完,他猛地回神,看着他书桌上已经被合上的《工程学原理》,察觉到自己忽略了重要信息,“你这本书,谁给你的?”
据他所知,现在印刷厂根本不刊印这些教材,因为里面很多都是翻译的外国相关文献,甚至这些书,都是被禁止售卖和传播的。
田向军低头很珍惜的抚摸一下,“贺爷爷寄给我的。”
贺清荣,当初来家属院参观的贺老,给孩子们当了几个月的老师,这几个月里,他和育红班的孩子们结下深厚的感情,更得到他认为明珠一样的田向军。
这半年的时间里,他和孩子们的通讯从来没有中断过,只不过在和田向军的通讯里,两人来往的信件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最开始,田向军只是看妈妈给他买的各种书,他喜欢工程机械相关的,田园就想方设法给他找相关的书,遇到他不懂的,也会好好解释。
田园虽然不是学工程机械的,可她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简单的一点知识,对现在的制造业来说,就是碾压级别的革新思想,而田向军过目不忘的本领,加上超强的消化理解能力,让他逐渐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
后来,很多更细节上的东西,田园也无法解释,她就让田向军写信找贺老讨论,这一讨论,就一发不可收拾,田向军鲸吞一样吸收浩瀚的知识,在短短时间内,构造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而这些书,就是贺老专门找来邮寄给他的,书的种类和数量,远比柯鸣想象的多得多。
此刻,听着田向军说贺爷爷,他初时没想到什么,只是惊讶,“那你爷爷可真有本事,这样的书都能搞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