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8(1 / 2)

加入书签

诉他们,“吃不穷咱家,小小年纪别想那么多,有的是你们吃的。”

郑冬梅敲了又溜回来的郑建军一下,又蹙着眉看着郑森林,“真抠门,那可是嫂子亲哥哥,也不说好好表现一下,你俩还一个劲计较。”

“你知道什么,我俩又没在外边嚷嚷,就是自己说下闲话,嫂子还没说什么,你先唠叨起来了。”

郑建军不知道又从哪学的惹人烦的话,一个劲给郑冬梅叫‘唠叨鬼’,差点把人气哭。

堂屋的几个壮汉不知道郑家娃娃们担心他们吃的多,把自己吃空了。但是也知道自己胃口大,放开了吃不好看,又实在馋肉,只能那话茬抵消食欲。

一个劲的说话,夸夸张翠花在家里的时候多能干。

“不说别的,翠花一个人耪地能顶俩壮劳力,比俺们兄弟还熟练呢。耪的地,都能跟几十年的老农民比个高低。”

说着说着搂不住了,眼看大哥越吹越离谱,张二哥赶紧转移话题,道:“咱家地还在老地方吧,没换?”

相亲之前都打听过家门,老郑家有几亩自留地,都在哪,他们门清。

“没换,没换。” w?a?n?g?阯?F?a?B?u?页??????μ?????n?2?0?②????????ō??

这话郑大明有发言权,“还是那几块,比前两年肥点了,种了点菜,过一阵就能收了。你们想种点啥,正好能种。”

这边天暖和,前一阵就春耕了,怎么这老郑家光种菜?

心里这么想着,张二哥没问,毕竟过一阵再看看种啥也行,不一定非得吃粮食,吃啥不是吃呢。反正他家地里粮种的够够的,这边算是白给,有点就挺不赖。

说到这,张二哥忽然想起一件事,“你们要是不在这了,年底分粮有你们的份吗?”

第123章

现在是农闲的时候,平时只有郑大明自己去公有田赚工分,偶尔除草忙几天也是姜韵宜去帮忙。

所以,郑大明和姜韵宜没提过年底分粮的事,其余人也忘死了。

此时忽然听到张二哥提年底分粮的事时,郑大明速来没什么想法的脑袋醒悟了一瞬。

他闷声闷气的道:“分也分不了多少,就当没这回事吧。反正也就忙活了一个春耕,其他浇水、除草啥的,咱家也没咋上工。”

这话一出,不光人精子张二哥诧异,连不怎么了解时代情况的张翠花也蹙起眉头。

她想问什么。

可看到妹妹似乎想教训老公公的样子,张二哥赶紧拦了一下,帮她问:“啥叫没咋上工?”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页?不?是?ī???????ě?n????????????????????则?为????寨?佔?点

原来,这几年大家不好好种地,粮食比以前产出少不少,比自留地更是远远不如。

所以林家村的人不怎么乐意老郑家几口人开好几份公分。

上学的上学、小的小,天天出不了几分力气,就得好几份公分?那可不行!他们出的力配得上那些公分吗?

至于帮扶小孩和老人的喂猪、看苗之类的力气小就能干的,被他们选择性无视了。

笑话,那好差事凭啥让外姓人干?他们早就自己人分了,老郑家听都听不到。

于是,村里一直压着不让郑建军几人当正经劳力算,只在农忙的时候,让他们和小孩一起帮忙抢农时。

至于平时,有郑大明自己算上工不就行了,一份公分还不够几个老弱病残吃?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老郑家只剩保底积分和郑大明的上工公分、农忙的公分。

大队长再以保底太多影响积极性为名头,减少了这种纯按人口分的家庭口粮。老郑家的粮食一下就被削掉一大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