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8(1 / 2)

加入书签

炉里的白烟被气流冲得散乱,袅袅地缠上李知白的衣袍。

内侍连滚带爬地冲进来,脸色惨白如纸:“陛下!不好了!四皇子……四皇子带着兵围了皇宫!他在宫门外喊,说您若不出来认罪,便要……便要火烧太极殿!”

李知白霍然起身,龙袍下摆扫过案沿,堆成山的奏折哗啦啦落了一地。

他走到殿门口,越过厚重的朱漆门,望向宫墙的方向——那里已燃起了火把,映得半边天都红了,隐约能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骑在高头大马上,依旧是那身夺目耀眼的红袍,只是腰间没挂他的秋仁剑,反倒吊儿郎当别了把木剑。

李道玄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抬头望了过来。隔着遥远的宫道,李知白看不清他的表情,却莫名想起小时候,这弟弟见了他,总是一副冷脸,如今长大了,更是和他处处作对。

火把的光落在李道玄脸上,一半明,一半暗,像淬了冰的刀。

“好二哥,”喊声顺着风飘过来,清晰地钻进李知白耳中,带着一种近乎嘲弄的平静,“你给我的罪名,我认了。那这天下,我便也替你‘坐实’了吧。”

博山炉的暖意早已散了,李知白站在殿门口,只觉得彻骨的冷。他以为自己拿捏住了全局,却没料到,最会骗人的,从来都是那个看起来最没心防的“混世魔王”。

他料想过李瑾修会阻碍他,甚至想过李毓也会对他造成威胁,毕竟李家曾经也是出过女皇的。

所以他让李瑾修染病而死,又给李毓下蛊,甚至连李毓的心上人也没放过。他独独遗漏了李道玄。

早该在高海舟掌握了师家所有秘密起,他就该想到,若没有他四弟的手笔,高海舟又如何能成气候?

因为他的四弟,高海舟手上的鎏金银盒没夺到,就连渭河船上的胡椒和兵器也被缴了——到如今,他也不知道他的好阿耶将他的东西弄到哪儿去了。

很快,他知道了。

李道玄一双锐眼仿佛能穿透李知白的心,猜到他在想什么,他勾唇道:“还要多谢二哥送上来的经费与武器,弟弟的人用得还算顺手。”

李知白阴着脸,沉沉望着对面的少年。

“原来是你。”

李道玄:“不错。”

李知白蓦然抬眼,道:“你以为,朕不敢杀你?区区几千人,也配妄图篡位!”

听见他的自称,李道玄挑了挑眉,“几千人,足矣,毕竟你也只有几千人,不是么。”

还真被他说中了。

两个鎏金银盒都在李道玄手中,若他再不动手,死的只会是他,是师家。他可太清楚,圣人有多么凉薄。

一旦景仁帝知道了师家干的事,他必死无疑。所以李知白沉不住气了。

入秋后景仁帝出宫一趟,回来便染了疾,卧榻半月才好,自此景仁帝便迷上了修仙长生之术,李知白便联合东山寺主持研究了强身健体的“仙丹”,通过主持的手献给景仁帝。

主持当初与游道子师出同门,他虽不及游道子那般声名赫赫,却也颇有几分威望在。对于他炼制的药,景仁帝从无怀疑。

此药看似能壮人体,实则是在竭泽而渔,不过是提前透支健康,越往后,主人的身体越会亏空,直至精力枯竭而死。 网?阯?f?a?B?u?y?e?????ü???è?n?②?????????.??????

在得知李道玄从顾泽手中获取第二个鎏金银盒时,他动手了。

一碗药送走了他的阿耶,将一众肱骨大臣控于东山寺,剩下朝中都是自己的心腹,不废一兵一卒,他便轻松坐上了这个位置。他是太子,他继位那是天经地义。

可惜的是师家的兵还在赶往长安的路上,如今反倒被他的四弟制住了手脚。

听李道玄猜出大半,李知白不说话了。半晌,他喉间沉沉闷笑,“你试试呢。”

他的底气,不止这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