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8(1 / 2)

加入书签

的神色,她转而改口道:“记住了。”

李瑾修叹了口气,“等我舅舅回来我就送你出宫,宫里吃人,不适合你个实心眼的丫头。”

小夭不懂什么是实心眼,问:“那你呢,要跟我一起出去吗?”

李瑾修:“……我,有空了就来看你。”

小夭似懂非懂,“因为宫里吃人,所以你出不去是吗?是不是只要你也在宫里吃人,就能自由了?”

李瑾修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能寥寥几句话就精准戳中人的心窝子,他笑得苦涩,“我现在就给舅舅写信,叫他来带你走。”

“以后你就跟着他玩,想吃什么、穿什么,遇见感兴趣的都告诉舅舅,他会给你买。若遇见喜——”他哽了哽,“若遇见喜欢的人记得和舅舅说,若舅舅同意,你就放心跟他走。”

小夭歪了歪脑袋,“你不要我了吗?我只喜欢你,我不会喜欢别人。”

李瑾修动作迅速,已研好磨,开始下笔,闻言他说:“你还小,不懂什么是喜欢。”

“那你说,什么是喜欢?”

李瑾修动作一顿,汇聚在笔尖的墨汁骤然滴落,晕花了字。

光洁乌黑的墨缘顺着宣纸上的纹路密密麻麻蔓延开来,似无数潜藏在暗夜中的蛛丝,而那逐渐缩小的墨仿佛一颗即将污染殆尽的心,被蛛丝包裹、织缠。

既纠缠不休,而又不能交融。

“以后你就懂了。”唇畔僵持半晌,他终是吐出这句话。 。

景仁帝下旨令三皇子修缮渭河堤坝,可当李瑾修上任华州时,才发现所谓的“修缮银”只是一箱又一箱的石头。

任谁都知道,三皇子一路亲自护送携修缮银至华州,修缮银绝无可能有被贪赃或调包的可能性。

华州百姓不知朝廷弯弯绕绕,只知终于有人肯治水患了,满心欢喜等着太子发粮,等三皇子修缮水坝,阻止洪汛。

朝廷及时作为,今岁终于能过个好年了!百姓高兴想着。

李瑾修一派却阒然无声,他怎么也没想到父皇的惩罚是这种。

天灾横行、怨声载道,多拖一日,民怨便加重一层。

层层堆叠的民怨成了悬在头上的一把剑,越来越重,而那细若发丝的载剑银线岌岌可危,剑跃跃欲试,随时等着银线绷断,刺入颅顶的那一刻。

三皇子到华州了,堤坝很快就能修好,他们的家很快就能重建了,百姓们想。

可一周过去了,三皇子始终没有动身。

而太子已全权安排搭建粥棚,施粮赈灾,居无定所的百姓纷纷等着三皇子治水。只要洪水一退,就能回家了。百姓们又想。

可半个月过去了,三皇子也没有动作。百姓开始急了,马上就要十一月了,若再拖下去,等入了冬,又该冻死多少人呐!

百姓愈发着急,成日三两结伴在李瑾修府门前晃,有的甚至开始拿石头砸门。

等到十一月时,天骤然降温,比起十月落雨的寒凉有过之而无不及,宫中纷纷开始燃起炭火了。景仁帝殿里的炭火更是成倍成倍的增。

侍奉在景仁帝左右的侍从处于热浪之中,早已挥汗如雨、头晕目眩,然而景仁帝却觉得温度刚刚好,甚至还要在怀中抱上一个手炉取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