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三十八章

韩卢见上官蕙眉头依旧紧锁,显然没完全相信他的解释。他心里虽有些无奈,却也知道此刻辩解再多也徒劳。

上官蕙垂眸盯着地面青石板的裂纹,心中早已将轻重权衡千万遍。王姑娘与韩卢的纠葛虽可疑,却远不及沈侍中勾结蛮夷的谋逆重罪紧迫。

她若揪着不放韩卢与王姑娘的事,反倒会耽误大计。

更重要的是,这事牵扯谋逆重罪,无论是韩卢还是杜尚若,都不该被卷进来,她必须独自扛下这件事。

她攥紧衣襟里的假玉佩,指尖微微发凉,面上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既然只是旧识,那我便不多问了。玉佩能仿得这般逼真,多亏了你费心,後续的事我自己处理就好。你快回布庄陪杜姐姐吧,免得她等急了。」

韩卢眉头轻蹙:「你一个人能应付得来?沈侍中为人狡诈,若是有需要,我们都能搭把手。」

上官蕙却摇了摇头:「放心吧,不过是些琐碎的查证罢了,我让侍卫多盯着些就好。你们经营布庄本就忙碌,别为我的事分心。」

她没敢看韩卢的眼睛,她怕自己再多说一句,就会忍不住把沈侍中勾结蛮夷的事说出来,到时候韩卢和杜尚若定然不会坐视不理,可这件事的危险程度,她不愿意让他们承担。

韩卢还想劝说,上官蕙却已转身往巷口走,挥手道:「我先去办事了,事情办好再来看你们。」

韩卢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巷尾的转角,总觉得上官蕙有事瞒着他们,可既然她不愿意说,他也不好强逼。

毕竟就算再亲近,每个人都有不想被发现的一面。

只是今日碰到王姑娘,他心里就不踏实,万一哪天杜尚若碰到王姑娘,那他做过的事可能会碾转被她知道??那他该如何解释?

回到布庄时,杜尚若正坐在柜台後,见他回来便上前:「玉佩好了?她要处理的事棘手吗?需不需要我们帮忙?」

韩卢摇了摇头,将方才的事简略说了一遍:「都办好了,她自己能应付,让我们不用操心。毕竟上官家在京城也有模有势,确实不用我们插手。」

他没告诉杜尚若自己的疑虑,怕她跟着担心。

杜尚若点了点头,没再多问,可心里却总觉得不安。上次上官蕙因为圣上的命令才瞒她,这次又这般反常,难道真的出了事???所以不能拖他们下水?

与此同时,上官蕙已快步走到蔺府门口,青色的裙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门口的侍卫见是她,立刻躬身行礼,转身快步进去通报。

不过片刻,蔺老将军便拄着拐杖迎了出来,花白的胡须在风中飘动,眼神却锐利如鹰:「阿蕙,来了。」

上官蕙跟着蔺老将军走进府中,穿过雕梁画栋的回廊,来到书房。

她从衣襟里取出假玉佩,递了过去,玉佩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与真玉佩几乎别无二致。

「将军,玉佩仿得很像,足以以假乱真。只是引路人,可能要从将军府的人手里挑一个合适的。」

蔺老将军接过玉佩,放在掌心仔细查看,眉头微蹙:「没问题,只是这事事关重大,你真的不必跟上官将军商议吗?」

他从小看着上官蕙陪蔺穆安一起长大,深知她的性子,不把拿这种事开玩笑。可这谋逆案非同小可,她把这立功机会让给蔺家,上官将军会同意吗?

上官蕙坐在椅子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显得有些犹豫:「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而且??我想蔺将军你应该也会想亲自解决这件事。」

她总觉得蔺穆安战死边疆,与沈侍中有关,就算不是克扣军饷,也可能是泄漏情报。

想到儿子,蔺老将军的眼神瞬间变得猩红,他攥紧拳头,拐杖重重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没错!若沈侍中当真是勾结蛮夷,我定要让他血债血偿!」

上官蕙拍拍他的背安抚他:「去试探的人已经找好了吗?」

蔺老将军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语气恢复平静:「找好了,是府里的老护卫阿默。他早年在边疆当过兵,对边境的地形和蛮夷的习性都熟悉,而且心思细腻,虽然腿在战场上受了伤,不如从前灵便,但应对试探绰绰有馀。」

上官蕙站起身,语气凝重:「好,让他换上普通百姓的衣裳,揣着这玉佩去破山庙,见到沈侍中的人後,只说『沈大人让送东西来』,别的什麽都别说,言多必失。你再挑选三十个精锐人手,在山庙周围的树林里埋伏,只要看到阿默挥动白色布条,就立刻冲进去抓人。」

「另外,我已经联系了李御史,他会派心腹之人在山庙外接应,防止沈侍中的人逃脱。记住,一定要留几个活口,让他们亲口认下勾结蛮夷的罪证,这样才能将沈侍中一网打尽。」

蔺老将军紧紧把玉佩攥在掌心,郑重地点头:「好,我这就去安排,定不会出任何差错!」

暮色渐浓,巷子里的灯笼已点亮,昏黄的光透过纸罩洒在青石板上,拉出两道细长的影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