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4(2 / 2)

加入书签

那些世家世族的女郎们,谁做了皇后,可是有人在议论的。

哪料想,镐京都的世家世族们的打算要落空。

和亲公主做了中宫皇后?

“如此一来,镐京都里谣言难平啊。”牛二囡说了自己的感慨。

“陛下心意裁决,谁都忤逆不得。”万忠良却是觉得帝王的心思,那一定是有社稷为重。

会册立了李贵妃做皇后,必然是李贵妃的身上有帝王瞧上眼的地方。

中宫皇后,从来是谁想坐,那就能成。

同样的,帝王想册立皇后,也是利益考量。

可不会是什么美人误国。

至少万忠良知道洪福帝,这一位帝王再欣赏美人,再是给美人儿一些地位与富贵,却从来不逾越。

牛二囡听着丈夫的话,轻轻颔首。表示赞同。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泰一宫。

承顺帝歇于凤仪宫,这是帝王在燕京都待的最后一晚。

明个,帝王就要领军出征。

帝后二人有感情,又有子嗣。此时,承顺帝还是安慰一番皇后。

对于皇后娘家出事,承顺帝能怎么办?只能劝一劝皇后宽心。

“朕心里一直惦念你们母子。”承顺帝宽皇后心思。

“立嫡立长,祖宗礼法。这一回暂不册立东宫,也是避一避风头,让国舅府不必在风口浪尖上。”

承顺帝的一番话,说在皇后的心坎上。

“也怨国舅府的小辈不争气。”皇后能怎么办,自然是说一说自己娘家的错处。

“陛下千思万量,处处考虑慎多。您的思量,总不会错。”皇后的口中,当然是站了帝王这一边的立场。

甭管皇后心底,那是多想站一站母族这一边。

可皇后膝下有皇子,还是嫡出的皇子。

为着亲儿子计较,皇后也得站对立场,不可讨了帝王的嫌弃与憎恶。

“朕知道,你一直是会体谅人的。”承顺帝对于皇后的感情嘛,要说多深,那不至于。

毕竟这是他的继室,非是原配嫡妻。可这些年了,帝后二人还是有感情的。

特别是二人膝下有一个嫡子,承顺帝是看得嫡子的。

因为神武门的继承法,承顺帝只想自己一个人是特殊的。

子孙后代嘛,还是不必保留了这般血腥的皇家继承法。

帝后二人说说话,尔后,便是歇下。

因为明日亲征出发,帝王这一晚,倒是纯粹的歇一觉。

对此,皇后并不介意什么。

帝王离开燕京都前,还留宿于凤仪宫,这就是给凤仪宫做了体面。

也算得描补一二国舅府的不体面。

显然这一切都在昭示了,落于承顺帝的心里。

皇后与小皇子是天家人,国舅府上的人嘛,那只是外戚。沾上一个外字,差上几分了,很有距离的。

大晋朝,洪福十八年的春末。镐京都,洪福帝降旨册立贵妃李氏为中宫皇后。

由此,这一位李皇后便是洪福帝的第三任皇后。

宫廷内苑,这事情影响颇大。

沁阳公主对于一位和亲公主坐上了中宫皇后的位置。

沁阳公主保持沉默。

论心底的真心想法,沁阳公主当然不想出现一位李皇后。

可她只是皇室公主,她改变不了父皇的心思。

在圣旨降下,钦天监合了吉日,由帝王圈定后。

沁阳公主还得按规矩唤了李皇后做“母后”。

在沁阳公主心底,她只认生母这一位母后。

奈何规矩摆这儿,沁阳公主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