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1(2 / 2)
一个原因不明,一个难产。
没有血腥,没有鬼魂,但是《喜》带给观众的心理压力,却比那些血腥有鬼的恐怖片强了好几倍。
那种感觉,不是一句话可以概括的。
隋令端看完,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这部微电影里,核心人物并不是女主阿鸾,而是死去了秋月。
秋月跟少爷的关系?
她为什么会成为五姨娘?
她的死因……
秋月身上有太多的谜团了,围绕着她,封建宅院黑暗面浮现在所有人面前。
“吃人的宅院。”这是隋令端看完整部电影后,在J博上发表的状态。
跟她有相同想法的人还有很多。
20多分钟过后,J博话题广场,涌现了非常多的帖子。
“名为《喜》实为《丧》。”
“被残酷制度扼杀的少女!”
“浅析“秋月”死因。”
“已经被杀的和即将被杀的,又是另一个循环。”
“是谁杀死了她们?”
“……”
各种各样的帖子下,有着各大社交平台UP主的精彩分析,广大网友也在J博发表着自己的想法。
【《喜》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恐怖片,它的恐怖不在于血腥,而在于内核!歆乔将我们常见的事务陌生化了,比如绣花鞋,红灯笼,素色簪子等等,就是因为熟悉,当这些东西有了另外寓意的时候,我们才会感觉到毛骨悚然。】
【《喜》的剧情没有传统的恐怖元素,但是封建制度下,上位者对下位者生命的漠视才是最让人心惊胆战的,稍稍代入那个环境,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部戏里,秋月就是一个大写的悲剧,她跟少爷两情相悦,因为身份不匹配,不被夫人喜欢,就被送进了老爷房里成为了五姨娘;又因为被表少爷调戏,被下人看见揭发而丢了性命。】
【古代小妾没人权,她明明是被害死的,夫人却说她是病死的,然后她就真变成病死的了,真正死因,完全不重要。】
【秋月死了也不安生啊,还被配了冥婚……】
【做人没有自由,做鬼也一样。】
【……】
观众已经发现,《喜》虽然是一部恐怖片,但是它的恐怖跟其他恐怖片不同。
东国式恐怖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网络上,并迅速传播开来。
这种恐怖基于东国的文化传统和民俗特色,导演利用画面色彩来调动观众情绪,喜庆和悲凉,热闹与孤寂……
当完全相反的情绪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时,强烈的违和感会给观众造成恐怖谷效应,这种效应再配上压抑的剧情和恰到好处的音乐,就能呈现出一种细思极恐的恐惧来。
观众不能想,越想越怕。
【历史上真有冥婚吗?】
【别说历史了,现代社会就有!】
【这种封建糟粕还没被淘汰啊?】
【不仅没有被淘汰,还有产业链了,去网上搜一搜,真有人卖骨灰,配冥婚,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人类的,非人的,应有尽有!】
【】
【说真呢,我被冥婚场景吓得半死,晚上不敢一个人睡了。】
【上班摸鱼看的,冥婚真吓到我了,然后上司和同事都知道我摸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