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30 章 《农家肥妻》:胖子都是潜力股(十四)(2 / 2)

加入书签

这不立刻投效,就算失败了被砍头,一想到后世是怎么记载她们的就想笑。

剩下的七人,麻溜地加入,叶奚青最原始的政事班子,就这么初见雏形。

不过这几人虽然有才,却鲜有处理政事的经验,梅君连疏影困惑道:“如此一来,钱财皆散于商户,我等虽为官,不也要受其制吗?”

梅君连疏影一直被誉为神仙之姿,姑射之态,声音泠如冰雪,说话娓娓道来,听她说话,太享受了,叶奚青心情都好起来,也就更有耐心。

“他们可以私营,咱们可以收税啊。”叶奚青准备给古人一点发票的震撼。

民间经营的商户,不动产,员工雇佣情况,年产量,都一同在官府登记备案。

出入货都得开发票,以为税据,至于怎么让商家执行发票呢,成本抵税。

不管是什么,肯定得有利益驱动,才能推行下去,让商家老实交税,老实给员工开工资,那怎么可能。

只有把员工的工资,进货原料,都算在成本里,予以减税,商家也有利可图,才会做这种无利之事。

如此一来,王牌专业会计,又在古代诞生了,就说会计的就业范围广吧。

将会计设为第三方机构,每个店铺必须租用会计汇账,但是会计不固定服务商家,有服务冷却,且终身追责,租会计的钱也算在成本里,可以抵税。

商家、会计、税务,设置不同的利益获取方式,让三方抗衡。

监督每个商家不搞猫腻,那肯定是做不到的,肯定要设计不同的利益体系抗衡监督。

叶奚青手下的政事班子,虽然有点稚嫩,但作为学习能力异常出色的人,理解力非常出众。

稍一点拨,不仅理解了这个政策,脑子还突然产生了某方面通了的感觉,仿佛隐隐抓住什么。

马上互相研讨,此策落实的具体方法。

对于古人来说,所有行业都放归私营,用税法平衡,是一种很新奇,很大胆,也很值得尝试的新思路。

但这个方法想执行下去,肯定需要大量的基层执行机构。

那对于叶奚青来说就更好了,新入主淮州,正是需要向下扎根的时候,现在萝卜坑都多了。

新的告示一出,整个淮州之民为之沸腾,一连串的政策砸下来,根本不知道看什么的好。

允许盐私营,果然是最抓眼球的,这在古代,和金子让自己挖有什么区别,海边盐户弯了

的时候,底下还会出很多惊天大娄子,好在没过几个月就趋于稳定了。()

葶繶?彎衟恎?卟顛葶??偛??顛??扔??题???

?想看初云秀儿的《女主并不觉得[快穿]》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数量上来,干活好手会自动筛出来,往上提拔带队,效率越来越高,然后百姓们就发现各行各业的环境都开始好起来了。

新田刚分配后,免三年税,以后农家各种杂七杂八的税,全部取消,只收地丁税,以钱税相代,百姓第一次自己打的粮自己吃。

盐、茶、布匹等全放归私营,然后就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情,几个月,盐和布匹的产量,就干了淮州府以前一年的总和。

当然新官府不许哄抬盐价,还会检查盐品,盐的价格回落到二十文一斤。

但架不住盐价低了,吃的人也多,淮州府现在百废俱兴,私人工坊,官方职位,哪都是赚钱的地方,吃盐并不困难,第一波吃鲜的商家工户,还是赚得盆满钵满。

在叶奚青做的决策传出去后,不仅是淮州本地人,外面人也指指点点,觉得她路走不长。

但在别的地还一团乱麻的时候,淮州府已经井然有序,走上新车辙。

众人目瞪口呆,这怎么可能呢!

叶奚青很淡定,那不然呢,真以为太阳是鸡叫出来的啊。

历史上,不管是什么盛世,都有个特点,那就是掌权者轻徭薄赋,体恤下民。

这说明得有个聪明睿智,仁慈爱民的好君主,才是古代百姓之幸吗?

不,这说明只要既得利益者少占点便宜,少挤压一点底层百姓生存空间,底下的人就能把生产力搞上去。

第231章《农家肥妻》:胖子都是潜力股(十五)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