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7(1 / 2)

加入书签

平,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带兵去了公冶忱书封地阆中。

当初公冶鹤廷选择在绵阳屯兵,便是因为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被龙门山脉、大巴山余脉环绕,涪江穿城而过,易守难攻,且离阆中不过360里地,一旦阆中有异动,三十五万大军日夜奔袭,至多三日便能抵达阆中。

赵元佐带领四十万大军兵临阆中城下之时,公冶鹤廷的心腹大将陈凭带领三十五万大军后脚便到,二人合力,不出五日,便将公冶忱书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城破之时,公冶忱书从城内通往城外的密道出逃,还未逃出城,便被公冶鹤廷安插在公冶忱书身边的细作缉拿归案。

此战大胜,公冶鹤廷命赵元佐与陈凭一同进京受赏,赵元佐原本还存着戒心,可刚入奉天殿,便被突如其来的馅饼砸晕了头。

公冶鹤廷竟将他的宝贝女儿封为了公主,封号永宁,赐公主府,赏良田百顷,黄金万两。

赵元佐先前最头疼的便是赵翎儿的婚事,千挑万选,好不容易选中了当朝丞相闻堰作女婿,双方都满意,谁知道大婚当日,闻堰居然被打作叛党下了狱,还连累了他的宝贝女儿。

他正想方设法地准备将宝贝女儿救出来时,闻堰的通敌叛国一案又平反了,赵元佐还来不及高兴,闻堰病危的消息便传了过来,他自小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这还未过门便要守活寡了,可真是要了命了。

本来就烦,公冶鹤廷那厮居然还用他女儿威胁他出兵打仗,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可那公主的封号一落下来,一瞬间什么仇什么怨就都散了。

莫说是还未成亲便死了夫君,如今就是再多死几个又如何,公主便是二婚三婚四婚五婚六婚,想做驸马的人仍是会从城内排到城外,想指谁当驸马便指谁当驸马,还不用担心受夫家的气。

这公冶鹤廷流落民间多年,仅习几年的帝王之术,可这左右人心的本事却是不赖,他喜欢。

赵元佐是个武将,性子直爽,不拘小节,受赏离宫之后,在京中酒楼会昔日旧友,便说起了公冶鹤廷,很快他对公冶鹤廷的欣赏之意便传到了公冶鹤廷耳中。

那日,公冶鹤廷立下了遗诏,将七王爷庶出的第三子公冶疏文立为了太子,自知晓闻堰命不久矣之后,公冶鹤廷便命心腹去查如今公冶一族中最适合继承大统的人选,最终公冶疏文在几十位皇室旁支血脉中脱颖而出。

此子活泼,聪慧,有悲悯之心,平日里看似不着调,喜欢逗猫逗狗,整日与猫狗相伴,遇上大事却能沉着应对,三岁时他的母亲被人陷害落水,寻常稚子定要恐惧哭闹,他却是在原地愣了几息,便快速跑去院中拿了一根细长的竹竿,将母亲从湖中拉了上来。

害他母亲落水的幕后主使是王府侧妃,那侧妃受宠却善妒,七王爷不过在他母亲房中多呆了一夜,便引她生恨,起了谋害之心。

公冶疏文深知父王贪恋侧妃美色,便是知晓真相,亦不会真的因此处置侧妃,便让母亲不要将事情闹到父王面前,母子二人在王府中韬光养晦多年,从不主动卷入纷争,直到去年,侧妃陷害七王爷近年宠爱的一名小妾流产,犯下不可宽恕的大罪之时,公冶疏文才借旁人之手将事情捅了出来,七王爷震怒,将侧妃绑着石头沉了塘。

而从始至终,七王爷都不知这件事有公冶疏文在背后推波助澜。

闻堰最在意这天下苍生,所以在储君的人选上,公冶鹤廷自然看重,也为此废了不少时间才做出最终决策。

如今叛党已除,储君人选已定,一切尘埃落定,该是将仅剩不多的时间交给彼此了。

公冶鹤廷从御书房回到行云宫,于床沿坐下,抬手触上床榻之上昏迷多日迟迟不醒之人冰凉的脸颊,笑道:“阿雁……赵元佐夸朕帝王之术习得好,擅左右人心。”

“可朕御下的本领,是你一手传授的,与其说他是在夸朕,倒不如说他是在夸你呢。”

“有人夸你,你高不高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