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7(1 / 2)

加入书签

这是我去盛明寺求的平安符,你戴着,一定能保你平安的。”谢彦“笑”道。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笑的一定很不好看。

倒是太子很是轻松的笑了笑,把平安符塞进了衣服里。

他俩“告别完”之后,谢彦亲自送太子出了门,一转眸,看到南宫羽站在一株梅花树下流着眼泪。

她见太子和谢彦出门,连忙收拾了眼泪,走到了谢彦的面前,递给了谢彦一个平安符。

“你帮我送给他。”她说完便含泪走开了。

谢彦笑着把平安符放到了太子手上,“她的一片心意,你收下吧。”

太子乜了谢彦一眼,收下了那道平安符。

腊月十三这天,太子带着十万新招募的溪山军在京城外一字排开,接受周文帝以及文武百官的校验。

顾澜扶着周文帝遥遥的站在城门上。

谢彦则“混”在了文武百官中跟太子一起喝“壮行酒”。

十万“金色铠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声势很是浩大。

文武百官喝了壮行酒之后,都离开了。

谢彦骑了太子送给他的那匹老马,一直把太子送到了百里之外,方才依依不舍的挥泪告别。

战场上刀剑无眼,况且敌方还有火炮……

经此一别,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相见的机会?

谢彦看着那张稚嫩的孩子般的脸,心中说不出来的凄凉。

第142章

谢彦没想到太子会亲征。

待他知道太子铁了心要去亲征证道的时候, 心中懊悔不已。

——敌人有火炮,而太子没有,这怎么行?

于是他跟越岱龙二没日没夜的筹谋制作火器。

制造大型火炮需要很多大型的机器和工序, 无论是场所还是时间,都不允许他们制造大型火炮。

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制作炸药、手榴弹以及地雷比较适合目前的情况。

他们选择了“谢家宅院的第三进屋子和院子”, 作为制作火器的地点。

——谢家宅里, 这第三进的屋子最多, 院子最大,而且在最后面,保密性会更好。

他们说干就干。

谢彦去宫里见了太子, 把他们讨论的结果跟太子说了。太子本就对火器感兴趣, 他听谢彦说, 能让他带上地雷、手榴弹以及炸药去南方,很是高兴,当即便同意了。

经过半年的调养, 谢彦的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为了“保密”, 太子一纸诏书,把住在谢家宅院的内侍召回了宫。谢彦回到谢家宅院后, 用钱打发了所有的小厮, 让住科兴园一字号以及科兴园二字号的兄弟扮成小厮住进了谢家宅院。

最后一进屋子和院子很快变成了小型的“兵工厂”。

科兴园的兄弟们“三班倒”,他们在前院是谢尚书家的小厮, 到了后院便成了兵工厂的工人。

这样一来, 整个谢家宅院,变成了一个秘密的兵工厂了。

越岱一家, 原本是住在第三进的, 都搬到了第二进来了,跟谢彦成了“邻居”。

“谢府成为兵工厂”的事实, 瞒不了住在谢家宅的越岱的母亲和妹妹。

越岱很“自觉”的跟她俩强调了“要保密”。

谢彦还是不放心,多次明理暗里的“暗示”她们要保密。

结果他收到了越绾的一份“保证书”,保证书的最后面还有越绾以及越绾的母亲按的手印。

如今谢彦和越绾住了一个院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