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2 / 2)

加入书签

陆鸢给她们解释道:“那是自然,安平镇是镇,广康县是县。村子归镇管,镇子又归县管。”

春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秋花在旁道:“秋花,姐姐管。姐姐,娘管。娘,曾祖母管。”

听到秋花一针见血地解释,几个大人都乐了。

老太太看着小小的人儿,点了点她的小脑门,笑道:“你这小家伙,话都说不利索的年纪,脑子倒是转得极快。”

陆鸢笑道:“可不,俩孩子都随我,一样聪慧。”

老太太笑着调侃:“这么拐着弯地夸自个,可真不要脸。”

陆鸢瞪眼道:“哪有,我这说的可是实话,郎君你说是不是?”

祁晟应:“是是是。”

陆鸢撇嘴嘀咕道:“敷衍。”

祁晟不由地发笑。

一路上,两个孩子都扒拉着马车的凭栏,看着沿街叫卖的东西,看向铺子,两双眼睛里都是新奇事物的好奇。

母女三人在逃亡的时候,没有过所,也进不了城,只能是在一些偏僻的村子寻求生机,是以两个孩子都还没见识过繁荣的县城。

陆鸢听说这广康县,在整个州府的七个县里头,繁荣的程度算是排在前三的了。

当然,这也与开放夜市有关。有些县城有宵禁,过了宵禁的时辰就得归家,连摆个夜宵摊子都不行。

陆鸢与老太太道:“明天早上就跟着我和郎君去西市,等晚间再让郎君送你们回去。”

老太太道:“也行,早点过去,也能帮些忙。”

陆鸢笑道:“也没什么可帮忙的。”

老太太年纪都大了,也不敢让她干什么活。就是洗碗,这大冬天的,肯定也不能让她碰冷水。

一家子有说有笑地到了西市。

布铺的瑕疵布在年底最为畅销,也买不到,只得是挑选最便宜的布料。

买了布料后,陆鸢道:“总归来都来了,咱们顺道去东市置办些年货。”

老太太道:“家里有豆皮,还有些菌干,笋干,也不用准备什么年货了。”

陆鸢道:“豆皮我过些天都要用到,就不能常用来做菜了,而且这大过年的,总得买点瓜子花生,零嘴,不然家里来客了,也没法招待。”

老太太纳闷道:“我们才来城里都还没半个人,哪里有客人拜年?”

陆鸢瞧了眼看着马车的祁晟,老太太也反应了过来。

这孙子以后要在公署当值,且还是重金聘去的,这肯定少不了人巴结,那这年节肯定也会有不少人来拜年。

想到这里,老太太道:“是得买一些。”

想了想,又说:“隔壁家陆氏娘家离广康县不远,有一条大河经过那村子,每年年前都会逮鱼分到村子里的各家各户,还会卖一些给别人,听陆氏说熟人带去村子里边买鱼,还能便宜呢。”

“我寻思着年节菜贵,咱们也可以买一些回来养着,有客人来了就捞起来杀。”

陆鸢应道:“这行呀,也可以逮几只鸡先养着,不用临了过年前几日再抓,到村子里抓,肯定也便宜。”

说到鸡,陆鸢忽然想起险些和她拜堂的大红,问:“咱们家的鸡呢?”

老太太道:“先前也不晓得城里有没有地方养鸡,就把母鸡给卖了,大红则让里正家里帮忙养着,我琢磨着要是有地方养,过年回趟村子里,再接回来。”

大红毕竟是喜鸡,肯定不会卖掉。

陆鸢点了点头,随后回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