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3(1 / 2)

加入书签

,知道你大伯母在这儿,肯定会想方设法出谷,你给守门的人提个醒,千万别放她出来。”老太太观察着四周,谨防有人偷听,“你堂姐要是找你麻烦,你就说我要人服侍...”

元氏心思重,真要让她回去,不定怎么作妖。

所以,那日老太太来这儿后就把元氏和赵漾留了下来。

想到赵文茵的性子,梨花应下。

“再就是打开我的棺材,装点粮过来。”

她和梨花的伙食是单独煮的,出来那天,她太过高兴,只舀了五斗米,已经快吃完了,还得再装些来。

梨花记下,“还有吗?”

“抱床被褥来,晚上我睡着总觉得凉飕飕的。”老太太叹气,“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啊。”

梨花推着车独自回去的。

通往隐山村的路已经铲平了,走起来很轻松,两头牛留在栗子林帮忙拉货,她推着独轮车回去。

几十日光景,望风放哨的高架搭起了草篷,这样即使下雨,上面的人也不会淋雨。

隐山村到树村的围墙建得不高,却也到了能防止孩子肆意攀爬的程度。

树村没什么变化,地光秃秃的,不见杂草。

没走几步,梨花听到了喧哗声,村民们弯着腰,在地里刨着什么,梨花认出郑四娘,高声喊了句。

郑四娘欢喜的跑来,“咱今个儿撒菘菜种了。”

赵铁牛去安福镇的那天,梨花让人给村里人传话说二十天后种菘菜。

已经二十天了?

梨花朝地里看了看,“土里沃过肥了?”

这片土瞧着比其他地方松软,颜色似乎也要深一些。

“是啊,村里的汉子不是凿石吗?他们在山底下运回来许多腐朽的树叶...”郑四娘说,“这些树叶肥沃,种子撒进去容易生苗。”

可能梨花时不时的传消息回来,郑四娘都忘记她已经两个多月不曾回来了。

闻言,梨花发现好像没有听到凿石声,不由得问,“路通了?”

“通了,前晚熬夜凿通的,不过底下的树木藤蔓太厚了,你堂伯说剃了些枝桠,往后要是逃命不至于没个方向。”郑四娘跟着梨花往前走,“峡谷的人知道咱们村子的位置了,但她们还算老实,没有私自来查看石路的情况。”

那些人毕竟是益州城出来的,村里人很是警惕,路凿通后就让人去那儿守着。

梨花问,“峡谷怎么样了?”

“仍在开荒呢。”郑四娘也是昨天才知道梨花买了人在峡谷开荒,知道梨花不说必然有其他考量,她没有探究隐私的意思,“其他就不知道了。”

峡谷的事儿

是赵申在管。

许是凑巧,梨花进谷后,守门的婶子就告诉她赵申回来了。

峡谷开荒的进度缓慢,到现在都没开出两分地,不过赵申觉得开出来的地荒着不好,此番回来问赵大壮要粮种的。

无论什么粮种,种下去再说。

梨花过石桥就看到田埂上站着的赵大壮和赵申了,赵申说了什么,两人转身往回走。

梨花喊道,“堂伯...”

两人齐齐回头,认清是梨花,面上一喜,“三娘,你怎么回来了?”

“回来看看。”梨花推着车走过去,“田里的稻谷都收了?”

几十只鸭子在田里游来游去,犹记得走之前还是满目青葱,回来树叶已经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