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6(1 / 2)

加入书签

们在外侧隔两米就搭个石柱撑着上方石壁...”

赵大壮是个门外汉,不懂曾老头的道理。

但只要为族里好,他都乐意做。

于是,翌日清晨,梨花吃完早饭去看新凿的路,第一眼看到的一根根柱子。

柱子遮住了光,路的里侧略显黑暗。

赵大壮指着近前的几根柱子说,“凿了三十几米曾家老爷子才说要添柱子,我们只能搬石砖来堆,慢慢有经验了,凿路就留好柱子的尺寸...”

地面不是很平整,又没什么天光,梨花不敢走快了。

走到第四根方形的石柱前,她望向尚在云雾里的峡谷,“出太阳时,这儿可能看到峡谷里的景致?”

“看得到。”赵大壮说,“不过这片峡谷有点深,也就能看个大概,里面有些什么就看不到了。”

云雾散去时,他看过好几回,也让族里人看过,都说只看到绿幽幽的林子,其他什么都看不清楚,他和梨花说,“你要是怕村里人去峡谷,路凿通后,可以建一扇门...”

像山谷的石门,门一关,

外头的人就进不来了。

只是这扇门最好落锁,没有钥匙,里头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

平日相安无事的过日子就好。

梨花眼前一亮,“那就堂伯说的办,我待会找找有没有铁锁...”

“咋没有?”赵大壮说,“你不在的这些时日,李解可没闲着,把益州翻个底朝天,灶房都快装不下了,你四爷爷说抽几天建个库房,专门堆他弄回来的那堆东西呢...”

梨花起床就被老太太塞了两个剥好的鸡蛋,吃完就出门了,还没去灶房看过。

这会儿不禁有点好奇,“他弄了什么回来?”

“啥都有,没仔细看过。”赵大壮说,“缺啥去那儿找就是了。”

第143章

李解他们只把东西搬进谷堆着,族里人得闲时会整理,然而雨季后一直很忙,至今也没来得及清点。

梨花不禁有点好奇了,“那我待会去找找...”

不过在那之前,她和村民们讲了些她在荆州的见闻,主要还是难民村的情况。

逃往荆州的难民数几万,活下来的不过几千,且通通安置在西陵县以西,将来岭南人若对荆州发兵,难民村就会沦为战场...

村民们听得鼻酸,“咱戎州百姓到底造了什么孽要遭人如此作贱啊?”

到现在他们都想不明白。

干旱了,饥荒来了,他们不过想进城问问朝廷的灾粮什么时候下来,有错吗?

“十九娘,荆州和岭南打起来的话,戎州是不是就只剩下我们了啊?”

荆州的戎州人一死,谁还记得被岭南攻陷的戎州曾住着无数质朴的百姓呢?数十年后,别说戎州百姓,便是连戎州也不会被提及了。

戎州的冤屈,会彻底掩埋在越来越深的草木里。

梨花没想过这件事,也不想去想,但看着渐渐放慢动作低下头的村民们,她沉而有力的说道,“朝廷抛弃咱们,岭南屠杀咱们,益州驱逐咱们,荆州奴役咱们,那有怎样?咱不还是在这深山野林建其了屋耕出了地吗?”

“咱为自己劈出了一条活路,我相信,这条路日后会越来越广,广到能容纳逃窜的戎州百姓回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