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2 / 2)
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在他们居住的不远处,好几个土坑,里面堆的全是死在岭南人手里的人。
碍于场面太血腥,李家奴仆略过了这段,“我们没有恶意。”
实在是天冷了,想找个暖和的地方过冬而已。
赵铁牛皱起眉,人心险恶,他怎么会相信这种话?问梨花,“怎么办?”
梨花扫向鼻青脸肿的赵广昌,“大伯,你说呢?”
在老家时,只要不涉及阿耶的事,基本都是赵广昌说了算,外人眼里,他就是一家之主。
既然这样,梨花就把问题抛给他。
赵广昌垂着脑袋,眼皮微微耷着,整个人分外沮丧,“问我干什么?”
’么‘字刚说完,肩膀就挨了一下,耳边是老太太愤怒的斥责,“你惹出来的事不问你问谁?”
她没有半点包庇之意,面色坦然又刚正,“他们定是穷途末路了,你躲在谷里不怕,附近还有几个村子呢,这帮人如果作乱,村民们怨到咱头上怎么办?”
再就是梨花从戎州救回来的那群女子,她们好不容易虎口逃生,又要她们经历一回那样悲惨的事儿不成?
这一路,见惯了人情冷暖欺软怕硬,她不认为自己是好人,可想到那么多无辜人被赵广昌牵连就不好受,她捶打儿子,“去元家,将那些粮拿回来...”
元氏是妇人,就站在人堆里,听到这话,脸色白了白,“娘...”
周围鸦雀无声,显得她的声音格外大。
老太太瞅她,“咋滴,老大买的粮还不准许拿回来了?”
元氏嗫喏的抿了抿唇,任何时候,瞒着亲娘给岳家买粮都要遭人诟病的,太平盛世告到衙门的话,她爹娘需归还粮食不说,她还得挨板子。
她小心的朝娘家方向望了眼,不作声。
老太太催长子,“还不快去。”
另一边,赵铁牛跟李家人寒暄起来。
南边亮起火光后,住北边的李家也亮起了火把,担心官兵围剿,他让儿子知会附近的人,因此聚拢了许多村民。
双方隔着山谷,沉默的对视着。
知道李家人也是被逼近山里的,他们卸下了大半警惕,再听李家人想在附近安家,热心的给他们指了块地。
一时,氛围热络起来。
而赵家人则是唏嘘。
李家离开青葵县时,请了县里的镖局护送,加上镖局的家人,一行人零零总总好几百。
几月光景,竟只有九十人不到。
赵铁牛问梨花,“咱们要帮他们起屋子吗?”
麻烦是赵广昌招来的,看在同族的份上,没道理不帮。
赵广昌灰溜溜的去元家了,元氏踉踉跄跄的跟着,夫妻俩的背影没在灰暗的夜雾里,梨花收回视线,沉静道,“不帮,他们不缺人,咱去了反倒多事。”
说实话,赵铁牛也不太想去。
他要烧炭,要挖地撒种,要打家具,要施肥,从早到晚没个清闲的时候,不想为外人做事。
得了准话,他朝南北看了看,伸懒腰道,“那我们现在回家?”
梨花点点头,目光移向赵大壮,“堂伯,你们忙你们的去吧。”
既是虚惊一场,就没必要在这儿杵着了。
的确如此,天是黑了,可还有很多事要忙呢,大家说说话就各自散了,梨花瞥一眼身侧的李解,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