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2 / 2)

加入书签

翠屏点头,说道,“都收拾妥当了,不过,是不是要跟王掌柜说一声?”

姜瑜点头,写了一封信给王掌柜,安排了她不再时候的事项,马上就叫人送过去,自己则是上了马车,这会儿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好在马车跑得快,带动着风吹在脸上,也是十分的舒服。

杜青原本还对沿途的风景十分的感兴趣,“娘,您看,那棵树长的奇怪呀,居然只有一边有叶子。”又或者指着远处的山脉问道吗,“娘,那是哪里?是不是爹爹说过的不咸山?”

姜瑜哭笑不得,但还是一一解释道,“那棵树是被雷劈了,有一半已经死掉了,自然是不会长叶子,还有不咸山可是在辽北,虽然出了城,但是我们还是在京城,又如何会看到?”

杜青精力旺盛,姜瑜却也十分的耐心,等着马车行驶了一个时辰,杜青终于问累了,在姜瑜的怀里睡了过去。

翠屏给杜青盖上了薄被,对着姜瑜说道,“夫人,您要不要也歇一觉?”

姜瑜看了眼怀中的女儿,小小的一团窝在她的怀里,睡的像个可爱的小兔子,让她心都软了,忍不住用脸蹭了蹭孩子的脸说道,“你把账本拿出来,我教你怎么看。”

翠屏一下子就呆住了,苦不堪言的说道,“夫人,奴婢肚子疼。”

姜瑜揶揄道,“肚子疼就看郎中。”

“不,奴婢不想喝药。”翠屏只好硬着头皮拿出账本来,姜瑜一个人时常忙不开,她就准备把翠屏培养起来,做下一个管事娘子。

姜瑜笑着点了点翠屏的额头,说道,“你难道要在我身边呆一辈子?总要嫁人,以后还要生儿育女的,这身上没有傍身的手艺怎么行,难道不想被人喊一句管是娘子吗?”

翠屏其实根本就不想嫁人,她想跟着姜瑜一辈子,主要是她也舍不得的杜青,这个孩子是她看着姜瑜怀上,又生下来的,除了不是自己肚子里蹦出来的,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

“奴婢可舍不得您,更舍不得大姑娘。”

姜瑜挑眉,问道,“你的柱子哥呢?”

翠屏脸一下子就红了,说道,“夫人,那只是家里给我相看的人,我又没同意,您别打趣我了,现在就跟你好好学。”

姜瑜忍住笑,说道,“好好,不说这个了。”

行了一路,晚上的时候终于到了大同,姜瑜按照信上的地址去找,很快就找到了父亲的住所,是在大同城西北边的一个小胡同里,他们临时租了个一进的院子,想来已经安定了下来,里面收拾的妥妥当当的。

杜氏正在安排丫鬟做晚膳,知道姜瑜来了,急匆匆的跑出来,等着看到杜青眼睛都直了,说道,“你们怎么来了?快进屋。”

姜瑜被杜氏迎了进去,不过这会儿院子毕竟小,没有在临安的大,就连这待客的厅堂都小了许多。

自从姜瑜入门开始,杜氏就一直盯着杜青,等着坐定就朝着杜青伸出手来,说道,“我的好青儿,快让外祖母瞧瞧。”

杜青睡了一下午,这会儿刚睡醒,睡眼朦胧的,本就生的好看,这天真的模样更是叫人看着喜欢,杜氏眼睛里似乎看不到了姜瑜,只有自己外孙女,从姜瑜怀里抱走了杜青不说,还一直问她话,“还记得外祖母吗?饿不饿?快来,祖母给你准备不少的的好东西。”

姜瑜哭笑不得,母亲似乎根本就忘了她。

不过一会儿父亲姜峰也回来了,仕途上的顺利似乎让他一下子就年轻了许多,整个人都神采飞扬的,看到杜青这个外孙女也是高兴,但是他跟见异思迁的母亲不同,眼里还是有姜瑜这个女儿的。

姜峰拉着姜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