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1 / 2)

加入书签

成气候,没听说有子弟在京中任职的…… 姜瑜心中觉得奇怪。

不过一会儿,那谢大人就上门来来了,姜瑜抬头一看就愣住了,这位谢大人居然是女官吏,她身量苗条,穿着朝服,带着点翠珠冠,行走之间威严自成,虽是个女子却是不敢让人小看。

掌柜显然也明白姜瑜的吃惊,凑在一旁小声的解释道,“这位是尚宫局的谢大人,听说很得陛下的宠爱,已经累官至正四品了。”

尚宫局几个字一下子就让姜瑜精神了起来。

姜瑜是记得姐姐说过,谢家有位姑娘,不喜家里定的亲事,自己跑到京城里,后来凭着自己的才学进了尚宫局。

只是毕竟是女人,就算在尚宫局如何出众,家里也不甚重视,也怪不得姜瑜没听说过。

谢文兰叫随从提好礼盒,一抬头就看到注视着自己的姜瑜,主要是姜瑜生的太美貌了,让人难以忽略,她朝着姜瑜笑了笑,说道,“这位就是姜家二姑娘吧?”

姜瑜赶紧上前行礼,谢文兰的行事做派已经颇有男子的作风了,比起女儿家的温柔,她举止落落大气,加上身姿挺拔,有种说出来的自信利落来。

“正是小女,见过谢大人。”

谢文兰说道,“说起来我们还是姻亲,真要算起来你要喊我一声姐姐,不必如此多礼。”

两个人说了几句客气话,却也十分融洽,等着离开店铺的时候,谢文兰利落的转身要走,只是脚压在门槛上却又收回来,重新走到了姜瑜的跟前,她脸上难得带着几分严肃,和刚才的和煦不同,悄声对着姜瑜说道,“二姑娘,你可能不记的我了,小时候我哥哥苦恼了数月,解不开的对子还是二姑娘解开的。”

姜瑜已经不记的这件事了,很是有些诧异。

谢文兰显然猜到了姜瑜的反应,提醒了几句,姜瑜这才想起来,原来之前大表哥杜颢玉曾经去谢家学堂上过课,那时候她在舅舅家中小住,有次杜颢玉拿了一个对子回来,说是谁都解不开,姜瑜看了几眼就解了下联出来,当时还被杜颢玉一顿好夸赞。

“原来是这件事。”

“当初我看到下联,惊为天人,想着这位姜二姑娘一定是个冰雪聪明之人,一直想要结交,却是没有机会,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

谢文兰显然知道姜瑜的处境,认真的说道,“这世道对女子太过苛刻,好似除了嫁人一途就无路可走一般。”

人与人之间最怕交浅言深,但是姜瑜却奇怪的听出了谢文兰话中的真诚,因为她这会让也是感同身受。

等着谢文兰走后,姜瑜沉默了良久,直到掌柜的拿着账册过来这才回过神来,只是目光里似乎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回到了家中,母亲就看到姜瑜苍白的脸色,她心疼的说道,“是不是冻坏了?何必要挑今日出去?等着明年春天气暖和了再去还愿也不迟。”随后想起姜瑜最近的不适来,说道,“你总是不舒服,饭也吃不下,还是找郎中看一看吧?”

姜瑜坚定的摇头,说道,“娘,无碍的,就是前几日看花灯,受了寒,养一养就没事了。”

杜氏还是不放心,姜瑜道,“娘,我想吃鸡粥。”

“鸡粥?”杜氏原本还是不放心,但是听到姜瑜想吃鸡粥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说道,“娘这就给你做去。”

姜瑜看着母亲关心的神态,心中充满了不舍和依恋,说道,“娘,您真好,女儿真想一直陪着您。”

“你这孩子怎么了?”看出姜瑜的不舍来,杜氏有些奇怪,但是想起来姜瑜年后就要嫁到利川去了,怕是不舍吧,说道,“是不是担心婚事,那可是你舅舅家,跟自家一般的,莫要担心,有人欺负你只管找你祖父告状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