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1 / 2)

加入书签

嘴里,脸上漫起幸福的笑容。

看着这群差不多在六七岁的孩童,谢瑾宁忽然脑子一抽,问:“这个时辰你们怎么都在这儿玩,不用去私塾吗?”

语罢,他才想起河田村并无私塾一事,而话已经说出了口,谢瑾宁懊恼地咬住唇肉。

他自己都不爱读书,问他们这些做甚啊。

名为王二银的男童最先反应,他歪歪脑袋,一脸茫然:“丝薯,是什么呀,可以吃吗?”

“是私塾,读书的地方。”谢瑾宁解释,“像你们这般大的,入私塾去,饱读几年诗书,便可参加童试。”

孩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依旧茫然,不知谢瑾宁所说为何物。

他正欲换个其他话题,只觉衣角被扯了扯。

“哥哥说的是学堂吗?”李虎剩道,说话时左脸的酒窝若隐若现,“我娘说学堂很贵的,在很远的镇上,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去不了。”

“对哦,之前,之前谢伯伯家的大哥哥,那么聪明,也上不了学堂,我们就更别想了。”说完,王二银垂下脑袋,有些沮丧。

说的正是谢竹。

也有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孩子疑惑,“为什么要上学堂啊,我们就这样天天在一起玩就很好了啊。”

“就是就是。”

“但是我爹说,读了书可以当官,当官可威风啦,可以使唤好多人呢。”

“真的吗?”

“那如果我能当官,是不是就能使唤那些人来割麦子,让我爹娘在一旁坐着休息啊?”

谢瑾宁看着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开来的孩子们,又越过,看向身后一片昏黄的田埂。

河田村偏远穷困,住在村里的世世代代都是农户,没有读书的条件不说,也没有途径,而他们的后代也只能重复这种命运,周而复始,一辈子困在这个穷僻村落中。

谢瑾宁不免有些惋惜,但不知为何,心脏跳动加快,在胸腔中砰砰直震,一个想法在脑中逐渐成型。

自己不善劳作,不能凭此帮上爹的忙,更别说在村中立足了。

但是……

他识字啊。

他是骄纵好玩,成天逃课,但在入学府之前,他也跟着哥哥谢昭明一起,在府中跟着专门聘请的夫子学习过。

虽然没记住什么诗文,也不能教授什么大道理,但基本的识字扫盲,遣词造句还是可以做到的。

浑身血液流动加速,向大脑涌去,谢瑾宁声音有些发颤:“那你们…想读书吗?”

“想!”李虎剩迫不及待地开口,“我娘还说了,当官能挣好多好多钱,还能吃好多好多好吃的。”

“那我可以天天吃肉了?”

“天天吃糖也可以吗?”

“那我要读书!哥哥,我要读书!”

使唤人没能激起来的兴趣,被他这一句“好吃的”带动,孩子们又开始叽叽喳喳起来,围着谢瑾宁争先恐后地举手示意。

谢瑾宁心口发热,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才算是找到了留在河田村的意义。

面上血色更深,双眸晶亮如炽,他道:“好,那我就教你们读书识字。”

识字是破开贫瘠的第一把钥匙,而只要开了头,之后的一切就都有了希望。

灌木丛边一共有八个孩子,五男三女,六个孩子都围在谢瑾宁身侧,还有俩姐妹站在不远处,手拉着手,眼神怯怯的,始终不敢靠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