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8(2 / 2)

加入书签

不难想象,两个孩子被“惩罚”关进黑箱子里,听话就能有食物、玩具投放,不听话大概就只能饿着蜷缩成一团,直到在下个时间段里达到爸爸妈妈认为的“听话的标准”。

再看客厅和敞开的书房,电脑、文件、打印机、三面环绕的显示屏,还有满满一面墙的书籍。

昂贵的房子,优越的经济条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工作,看得出来蒋家夫妻俩可能没时间管孩子,也没耐心教育。

“看出什么了吗?”郑岩走到她身边,围着箱子看了一圈,“这个箱子……看起来是玩具房,实际上像小白鼠的实验箱。”

“说对了,这一开始还真是小白鼠的实验箱。”她说。

“斯金纳的箱子——”谈迦把手里的面团捏成一个正方体,托在掌心里当作讲解对象。

“和薛定谔的猫一样是一个固定名词,用来验证动物和人类的行为心理学的。里面的小白鼠踩杆,就能得到食物奖励,多次之后小白鼠学会了自动踩杆,由此证明动物能够在事后奖励制度下学会很多不可能掌握的技能。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结论,他靠这个箱子得出了好几条结论。”

“但是这些行为学家都比较癫狂,据说他的实验对象除了小白鼠,猫狗鸟,还有孩子,所以有的人又把用在人类身上的斯金纳箱叫做子女箱,用奖惩制度来训练孩子听话。虽然这个虐童的传言很可能是假的,但看起来这家人很信奉子女箱的作用。”

郑岩听得一愣一愣的,再看向面前的箱子,觉得难以置信。

“虽然碰到过很多类似的案子,但我每次都想问,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么丧心病狂的父母。”

他长长叹出一口气,环视整个家,又分析道:“家里干干净净,东西又少,只有这个大箱子格格不入,他们在成为父母后大概对孩子隐含一种排斥的心理,两个孩子在箱子里,就像装在垃圾袋里的厨余垃圾,随时能通过打包扔掉箱子来舍弃孩子。这么看起来,两个孩子和小白鼠确实很像。”

说孩子,孩子就刚好醒了,医生打算把人带去医院做个检查,见他们醒来,正准备安抚,两个男孩儿却陡然惊声尖叫,连滚带爬跑到角落里,举起一把刀对着他们。

“啊!啊啊啊!啊——”

持续不断的尖叫声让人头皮发麻。

第171章 上帝之手24

安抚孩子是个非常困难的任务。

一群医生、警察在边上又哄又劝,还不敢靠近,半蹲着,弯着腰做出投降的姿势表示自己没有威胁,但孩子还是尖叫不停,嗓子都快叫哑。

没办法,最后只能扑上去抢走刀,打了镇静剂。

终于不叫了,谈迦放下捂住耳朵的手,和其他人同时做出松口气的表情。

脑袋瓜子里还残存着那道尖利声音,她左右拍拍耳朵,看见法医过来刚给郑岩汇报消息,还提醒:“大声点啊李叔。”

老李:“……年纪轻轻耳朵就不好使。”

然后下一句就拔高了音量:“初步检查,两个人都是失血过多死的!男死者头有个大包,应该是先撞在浴缸上有点爬不起来了,然后被孩子从背后乱捅了两刀,恰好割到了大动脉。”

“女死者后死,在厨房里和两个孩子发生过争斗,然后被推倒在地,刀戳到了肚子,后脑勺撞在料理台的边角上,这是致命伤。现场没有发现第五个人的存在。”

之前给两个孩子做检查的医生这会儿过来,也说:“他们之间应该发生过追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