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8 章 · 朝堂吃瓜,不走弯路(1 / 2)

加入书签

第68章·朝堂吃瓜,不走弯路

一句四海未尽,足以让那位千古一帝心神震动。

秦始皇,华夏五千年中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他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废分封,立郡县,建立起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帝国。

奠定华夏万世之基业。

然而,就连始皇帝这般雄才大略,也并未知晓,在那浩渺无垠的碧海之外,竟还藏有未曾踏足的广袤疆土。

如果他知道,以其气魄,必不会止步于中原。

一定会倾仙秦举国之力,跨海远征,将浩瀚海疆与海外新土,尽数插上黑龙旗。

而现在,倭国诸岛的存在,便是海外确有新大陆的铁证。

它向众人证明,四海之外并非虚无,而是有辽阔天地。

有金银矿产,有沃野良田,更有丰饶的资源与无尽的可能。

那么既然能有一个倭国,为何不能有第二块、第三块?

终有一日,仙秦黑龙旗,将插遍世间所有已知的土地。

届时,那才是真正的天下一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无论行至何方,所见皆是秦土;无论与何人交谈,所闻皆是秦语;无论使用何种货币、度量,皆以秦制为尊。

书同文,车同轨,法令、历法、度量衡,尽皆一统。

苏棠越写,越是心潮澎湃,最终一气呵成写完了这份奏折。

她满意地搁下笔,接下来,就等着扶苏公子将它呈交给始皇陛下了。

“话说,也不知扶苏公子那边怎么样了。”

苏棠托着下巴,卡夫拉那边迟迟没有新的动静,想来战况正紧,一时半会儿还抽不开身。

她脑中念头一转,不禁失笑。

那些天才们,现在估计正拼了命往回逃,指望日后卷土重来,与仙秦再争高下。

殊不知,人还没回去,自己这边连跨海远征的楼船舰队都快造好了。

不过平心而论,苏棠觉得亚历克斯他们大概率能逃掉。

毕竟,能被称作天才,谁没几张保命底牌?

看看卡夫拉就知道了,那保命的底牌是层出不穷。

可就算能逃,也得脱一层皮。

有扶苏公子出手,怕是到最后底牌尽出,少不得还得受伤,才能勉强有寥寥数人逃回故土。

想到这,苏棠反倒觉得有些可惜了。

若是时间再充裕些,等那几人历尽艰险终于踏上故乡的土地,以为自己安全了。

正想喘口气,重整旗鼓时,结果一抬头——

却见黑龙旗蔽日而来,而秦军将士已然开始登陆……

“啧啧,那画面实在很美。”

优势在我,苏棠心情极佳。

海风吹过港湾,眼前又是另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将士与水手们正一箱箱地往巨舰上搬东

把黑龙旗插到每一寸未曾踏足的土地上。”

这话一出,皇甫文和焦映容两人只觉胸中豁然开朗。

修复长城?扩建工坊?

相比于征服广袤大陆,格局确实小了。

直到此刻,他们才真正明白当初苏棠为何选择东海之滨。

困守咸阳,不过是与人在方寸之地内卷。

可这万里海疆,才是真正的天地辽阔,大有可为。

“等副本结束时,咱们得拿到多少功勋值?!”

“那还用说?肯定是天文数字!”

……

待到楼船装满,再塞不下分毫,苏棠这才准备返航。

临走前,她留下二百精锐和几名擅长治理的文官,让他们在这岛上扎下根来。

修码头、建营寨、立据点,把这里变成大秦在海外第一个据点。

至于那几个祭司魂奴,她也并未带走。

而是随便找了几个简易傀儡将魂魄塞了进去,以便随时向她汇报岛上的情况。

碧海蓝天之间,舰队扬帆而起,浩浩荡荡踏上归途。

归程要远比来时轻松太多。

船舱里堆满了资源,再不必中途停泊勘探,一路顺风破浪,直奔石郡。

直到航程末尾,卡夫拉的消息终于传了回来。

好消息是:亚历克斯、芙蕾雅等人叛逃的图谋,早已被扶苏公子识破。

一场伏击雷霆而下,几人重伤奔逃。

更爽的是,他们数月来辛苦搜刮的资源,几乎全被截了下来。

扶苏拿走了大头,拜尔和奈菲尔趁乱捞了一小部分,大约两成左右。

“两成已经不错了。”苏棠并未贪心。

更何况,其余八成落在扶苏手中。

“公子的钱,不就是我的……咳,公子的资源,早晚也是要投入到国之大业上来的嘛。”

兜兜转转还不是绕一圈又回到她这边,这么一想——

“不亏!”

“总比被那群叛徒卷走,拿去资敌要强万倍。”

一想到那海量的资源差点便宜了对手,她就心疼得不行,此刻终于舒坦了。

但也有坏消息:人没留下。

亚历克斯等人拼死突围,最终还是让他们跑了。

如今正兵分两路,亚历克斯带着残部逃向希腊方向,而芙蕾雅则遁往北欧。

随附一则紧要情报——

【此番围剿失利,关键在于亚历克斯还藏了一张无人知晓的底牌。】

【考生莫伊拉,其主神为执掌万物终局的命运女神。】

【她能短暂拨动命运的丝线,在扶苏必杀的合围中,硬生生撬开了一线悖逆常理的生机。】

【最终几人借此,以近乎不可能的方式奇迹般逃出生天。】

苏棠听完,沉默了几秒。

命运女神的代行者……

这倒真出乎她的预料。

着浮现出来:

【正好,可借此机会,为你多争取些资源。】

苏棠:“……?”

她盯着最后这行字,脑子有点懵。

不是……扶苏公子该不会是受的刺激太大,开始说胡话了吧?

亚历克斯那群心腹大患跑了,这么大的纰漏,回头不被追究责任就烧高香了。

怎么听这意思,反倒像是抓住了对方的把柄,还能顺势给她捞好处?

苏棠琢磨了好一会儿,将自己放在扶苏的位置上,才渐渐理出一个合理的逻辑。

“这么多人叛逃,原先准备砸在他们身上的资源,不就空出来了?”

“这么一看,好像也只能砸在我身上了?”

更妙的是,自己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为大秦发现并拿下海外第一块疆土!

这可是实打实的开疆拓土之功。

一边是狼心狗肺的背叛,一边是实实在在的功绩。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也对,我既忠心又能办事,不栽培我,还能栽培谁?”

“公子不是受了刺激,他是要借着这事大做文章。”

“以此为由,向朝廷替我多要些资源。”

想通了这一层,苏棠顿时觉得,明天的朝堂之上,恐怕有一场极大的风波与博弈要发生啊。

“……好想亲眼看看啊。”

如此一场精彩绝伦的朝堂大戏,自己居然只能远在东海边上干等着,不能亲临咸阳现场吃下这第一手的热乎大瓜!

这简直是天底下最难受的事情。

不过……

好像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她低头看向手中的玉质书卷,心中有了主意。

斟酌着语气,她发了条消息过去:

【咳咳……公子,既然您要为我争取资源,那不知具体是何章程?】

【而且,我实在好奇那些叛逃学子的后续,也想学习一下公子如何在朝堂之上运筹帷幄!】

【若有可能……您能不能安排个人,让我旁听一下明日的朝会?】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意思就是想看戏。

而所谓的旁听操作起来也简单,直接让扶苏公子随便找个心腹属官,明天拿着书卷在朝堂上给她搞个文字直播就行了。

这完全可行,她就是单纯好奇扶苏的操作手法,咳咳,顺便吃个热乎的瓜。

就是不知道扶苏公子会不会答应?

毕竟这事往小了说是好奇心重,往大了说,可就有窥探朝政之嫌了。

……

咸阳,公子府。

扶苏看着玉简上浮现的字迹,先是一怔,随即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你这家伙……”他低声自语,颇为无奈。

随后,他抬眼看向侍立一旁的蒙恺,吩咐道:

“明日朝会,你持此卷,将殿上所

区数名叛逆,何以竟能从您手中逃脱?”

“公子当时……究竟是力有未逮,还是故意为之,暗中放纵?!”

这话一出,整个朝堂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官员都屏住了呼吸,心惊肉跳地看向扶苏,惊疑不定。

“扶苏公子提前发现了叛逃之事,竟然还没能将其擒回?”

“那些人今后若是成了敌人……”

“后果不堪设想啊!”

一时间,无数道惊疑、担忧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了扶苏身上。

众多学子叛逃,必定要有人为此负责。

今天这事,绝对无法善了了!

却见扶苏神色平静,从容不迫地出列,对着御座之上的始皇躬身一礼:

“回禀父皇,李相所言之事,也正是儿臣欲要禀报的。”

他语气温和,却条理清晰:

“诚如李相所言,亚历克斯、芙蕾雅等人确已叛逃。”

“然则,儿臣以为,此事背后尚有诸多关节,亟待彻查。”

他目光转向李斯,略带沉吟:

“说起来,儿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亚历克斯此人,深受李相器重,常以法家新秀称之,此事朝野皆知。”

“那位芙蕾雅于兵部演武,亦屡受褒奖,被兵部赞为将星。”

“其余人不一而足,也大多是李相一脉的俊彦之才。”

“此等深受重用、前途无量之辈,儿臣初闻其可能叛逃消息时,亦是万分震惊,难以置信。”

他话语一顿,似有困惑:

“儿臣想不通,以李相之能,治下严明,恩威并施,他们怎会生出不满之心,行此大逆不道之举?”

“故,儿臣一度以为是有人恶意构陷,动摇我大秦栋梁。”

这话听着像是在替李斯说话,可殿中哪个不是人精?

众人脸色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这些叛逃的人,可都是你李斯的人啊!

怎么回事啊?

扶苏叹了口气,继续道:

“可此事体大,儿臣不敢有丝毫懈怠,暗中查证,没曾想……”

“竟真的撞上了他们叛逃!”

“可父皇,儿臣到现在都想不明白,究竟是何等缘由,这些栋梁之材宁愿放弃在我仙秦的大好前程,也要选择背叛?”

“莫非是……唉!”

一声长叹,胜过千言万语。

他话没说完,众人却都听懂了。

看似合理分析,实则将用人不明、管辖不力,甚至逼反天才的嫌疑,直接扣到了李斯头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