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3 章 当清太子驱除鞑虏(二)(2 / 2)
皇帝看着少年太子已经僵硬的身体,沉默良久。又起身打量了一下这间他从未来过的屋子,狭小,陈设破旧,比不上当年毓庆宫一分。
至于咸安宫,皇帝贵足,如何会踏进拘禁罪人之地?
皇帝到底还是叫出了从回来后就一直没有叫出来的名字,他说:“保成,阿玛来看你了。”
小太子再也不会回应他了。
皇帝枯坐了一夜,他想了很多,今生前世,乱糟糟的一团。第二天早上下旨,太子谥悼,因其年幼,不另起陵,附葬元后陵寝。
&&&&&
扬州城,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这里水运发达,自隋炀帝修建京杭大运河后,便成为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便利,扬州迅速成为南北物资的集散地。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人口也迅速增加。
据记载,洪武二十六年,人口达74万。
然而经过乙酉年的动乱,扬州城人口迅速下降。走在街上,丝毫不见当初地府内朱标描述的那个盛状。
造了那么重的杀孽,统治者也是害怕的,害怕这里的百姓会反抗大清,所以派心腹来看管,自己还三番四次地下江南。
胤礽派人买下了一处小院儿,当作狡兔三窟的窟。从京城出来,他的目的地也不是这里,而是更远一点。学过历史的他也知道此刻外面都在发生什么,他想借着这股风筹措一些钱财和资本,也试着能不能找到几个人才。
这次的情况和以往不一样。
以前他是太子(),獓?赑?蝶?`酵彎???豑?葶蝶?偛?[()]?『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只要皇太子的名号摆在那儿,就有无数的人投靠过来。何况他还有母族。这一次,他不再是太子,舍弃了身份和母族,做的还是杀头的生意。
真正的一无所有,白手起家。
就算将来有人发现他长得和某人相似,也不会想到悼太子身上,因为悼太子已经葬入皇陵,皇帝亲自送葬,全了最后的父子情份。
钱,招兵买马,招揽人才,哪一样不需要钱?他跑来扬州用的钱还是悼太子的陪葬品换的。
人,打仗的、管钱的、管粮的,工匠铁匠……他现在只有三个傀儡,还有路上买下来的两个面黄肌瘦的少年。
胤礽发出了一声感叹:“我好穷啊……”
太子殿下头一回觉得没钱寸步难行。
于是,扬州没待几日,留下一处据点后,胤礽就又出发了。
乘着大船,吹着海风,两个傀儡(有一个留在扬州)两个少年安然无恙,胤礽却有些晕船,吐得稀里哗啦。为了在船上不得败血症,他特意带了豆子,准备发豆芽吃——现代学的,特别简单。然而就是没料到,这具身体晕船。
想想也是,这身体不是他的,难产出生,又是常年多病,能好到哪儿去?
为了小命儿着想,胤礽回船舱休息。
“这是海船,今天风浪又大,公子晕船是正常的。”老妇人收了钱,给胤礽端上药,“喝了吧,喝了会好受许多。”
胤礽也不再逞强,他还不想出师未捷先晕死在船上,捏着鼻子全喝完。
老妇人絮絮叨叨,“公子才多大啊,还是个孩子呢!您家人也放心您出来?”
胤礽勉强还记得编的身世,“我爹娶了后娘,看我不顺眼,想把家业留给后娘生的弟弟。我再不出来,连命都要没了!”
老妇人也是有儿子孙子的,闻言当即对这不大的孩子心疼不已,对着胤礽那亲爹后娘就是一顿骂。
“都说娶了后娘就有后爹,我看倒是真的!公子出来也好,还能自己挣一分家业,也让那偏心的和狐媚的看看!”
“对了,公子姓什么来着?”
胤礽答道:“我姓贺,就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贺,他写过一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就是那个贺知章。”他想表明自己现在这个身份是纯正的汉人。
老妇人却满脸佩服,“公子到底是读过书的,知道的就是多!”她姓杜,旁人都叫她“杜婆子”,但是这位小公子却说她的姓好,是唐太宗一位能臣的姓,房谋杜断,杜如晦的杜……
老妇人不知道杜如晦是谁,但她知道眼前的小公子说她的姓好,她和名人同姓,她就很高兴。
胤礽笑笑,闭上眼睛。
贺,同样也谐音赫舍里的“赫”。
第254章当清太子驱除鞑虏(三)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