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8 章 · 回礼(2 / 2)

加入书签

但如今知晓他们一起重开,不论她和谢钧日后如何,此刻谢钧是救了她。

纵使谢钧说他一开始救自己是不得不救,是利己的,但那也是救了,林蕴没办法无动于衷。

但想要报答谢钧是件很难的事,他府外送礼的队伍常年排队,他什么都不缺。

就算走怀柔路线,给谢钧当狗腿子嘘寒问暖,就冲着今日谢钧对她避如蛇蝎的态度,此法也行不通。

白日里在官署中,林蕴这几日的事情都做过一遍,已经不用再多费什么心思,就开始思考她能如何稍稍回报谢钧。

林蕴擅长农事,最先考虑从地里下手。

好好种地?

那是下属该做的。

去给谢钧也种一院子的花?

谢钧喜不喜欢另说,林蕴觉得这事她做不来,她去过谢宅,那里两边的树都跟双胞胎似的高矮形状都一样,给谢钧种花,可能得先逼死自己。

思来想去,林蕴最终决定给谢钧提供几页历史课本。

大周是个封建王朝,而林蕴来自现代,纵使林蕴对历史也只是泛泛而谈,但从客观事实上来说,谢钧的朝前看,是林蕴的回头望。

林蕴虽然不懂官场,也不懂如何“扶大厦于将倾”,但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她能写一些谢钧还没见过的旁人的改革例子。

她不擅长斗争,也没办法提意见,只能将别人如何做的写下来,供谢钧参考。至于谢钧看了以后如何做,要不要这样做,那是他的事。

大周目前的内忧外患还没有剧烈到让民众有决心直接推翻封建社会,谢钧的有生之年应当还是会在封建王朝的基础上缝缝补补。

林蕴分了民生和权力制衡两个主题来提供改革例子。

一是民生,大名鼎鼎的一条鞭法必不可少,将田赋与徭役等各种杂税折合为银,以田亩为基准,统一征收,大大减轻百姓的负累。

在一条鞭法基础上,还有进一步的“摊丁入亩”,将人头税也摊入土地,减轻百姓负担的同时,提升户籍稳定性。

权力制衡方面,考成法是要提的,但大周目前已经初现此法的雏形,谢钧他们可能已经在做这件事了,林蕴又添了一条养廉银制度。

林蕴觉得

目前的大周的确很需要养廉银。就她看见的,袁嬷嬷提过的,大周官场已经是贪污成风,几乎是无人不贪。

最根本的原因是开国皇帝把官员俸禄定得极低,每代皇帝都是“遵循旧制”,俸禄低得几乎让官员难以为继,当清官是家徒四壁,就差吃不饱饭了。

在官员正俸之外另拨“养廉银”,以提高其待遇,减少受贿动机。

林蕴洋洋洒洒地写下这些改革的背景,记下效果的同时,没忘提及负面效益,就比如这个最后的养廉银,若没有雷霆手段震慑,可能会养大官员的胃口,造成更大的贪腐。

制度都是好制度,但最终有没有好结果,端看如何施行,这就是谢钧要愁的事了。

林蕴搁下笔,揉了揉酸胀的手腕,窗外已传来一两声鸡啼。天还没亮,还不到卯时,她只匆匆洗了把脸,便往马厩去了。

前日谢钧天未亮就来扰她,今日,该她回礼了。

【作者有话说】

谢大人和陆表哥在成为情敌之前,做了快二十年的朋友,所以都不会太过分的。

谢大人:想采取行动了,先和陆暄和坦白吧。

陆表哥:谢元衡可真缺德,但想想他平时的作风,这都是看在自己得面子上克制了。

阿蕴:附议,到底有谁帮人是直接把人告上衙门啊!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贞观政要》

“一条鞭法”和“考成法”是明代有名的改革,“摊丁入亩”和“养廉银”是清代的。

第109章·变法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