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8 章 · 第一百三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38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杜悯沉思几瞬,说:“我借这次筹善款的事打探打探朝廷的口风,朝堂上的高官要是意动,那就让孟春早早准备,一旦有机会就别放过。()”

彛劗祝???“????????()?[()]『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杜悯摇头,“真要有那一天,让他亲自来谢吧。”

“行。”孟青点头。

“来喝茶。”杜黎把桌上的茶水换了热的,他招呼二人坐下说话。

孟青走进去,杜悯也跟了进去,他想到一个事,问:“二嫂,你前几天说义塾用钱紧张,怎么又拿出来二万二千贯钱?这笔钱年底垫上?这有点难啊,你们闹这么大的动静,捐款的时候总不能在钱箱里装石头冒充,到时候要开箱盘点账目的。”

“我把义塾账目上的余钱都腾出来了,又从预备买纸坊的筹资中挪了一万贯,空出来的缺口由我娘家补上,纸坊的盈利更改成我和孟春三七分。”孟青口吻平淡地解释。

杜悯沉默,心里有些复杂,他就是再希冀政绩瞩目,也从没有损害孟青的利益来滋补他的念头,“你也太实诚了,何必捐这么多?捐了一万贯钱就不少了。你这回都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了,何必呢?”

“我捐少了,两县的明器行可不会放过我,更舍不得割肉捐款。”孟青把事情的缘由叙述一遍,最后总结道:“河清县和河阴县的明器业因纸扎明器的出现生意受损,从今往后不可能再有往年的辉煌,明器铺的东家都攒着一口恶气。可义塾是官署,他们不敢在生意上做什么手脚,也寻不到机会,这口恶气只能冲我来。然而我背靠大树,卢镇将都没能扳倒这棵大树,还把自己搭进去了,他们也不敢动我。人和生意都动不了,只能从名声下手,比如让义塾的“义”趋于“利”,与民争利,如此,义塾就有了污名。再比如暗地里宣传我这个人不义,目光短浅,趋利忘义,义塾受两县百姓捐赠,却不肯回馈于民,皆是因我从中作祟。”

杜黎笑了,“一开始两县凑出一万贯钱,想来诓你也出一万贯,甚至更多的钱,没想到他们被你架起来了,一口恶气没出不说,还倒受一场憋屈气。”

孟青也笑了,“两个县五六十家明器铺,凑齐一万贯对他们来说压根伤不了皮毛,再从我这里诈到一笔,他们出了气,得了名声,也真正为修堤防出力了,怎么算都不亏。他们不亏我就亏,我心里一盘算,我得不到好,他们也得陪我出血,两方一起吃亏。最后三弟得利,他得了好,我吃的亏也值了,不外乎是利从左手转移到右手去了。”

杜悯鼓掌,“是我目光短浅了,以二嫂的聪明劲,你怎么会吃亏。”

孟青微微一笑,“你把笔墨纸砚拿来,我要给礼部尚书写封信,把这件事的缘由告诉他。”

有了这笔捐款,正好替她遮掩了挪用公款置办私产的动静,她也是个有运道的。

杜悯去书房拿来笔墨纸砚,他也准备再写一封信,询问商人捐款是否能受赐虚职。

杜黎接手研墨的活儿,他握着

() 了。”()

“??繢???繢???”彛╦??

?想看绿豆红汤的《探花郎的极品二嫂》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孙县丞:……

他颔首打个招呼,径直离开了。

杜悯走出去,说:“我二嫂不在家,她去街上取什么东西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回来,你先进屋喝碗热茶。”

孟春点头,他环顾一圈,问:“望舟呢?也不在?”

“跟他爹娘一起出去了,今天小学堂休假。”杜悯说,“买纸坊的事谈妥了吗?对方喊价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