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 第一百二十一章(1 / 2)
第121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杜悯陷入纠结,几息后,他选择回答:“没有,劳刺史大人替下官操心。”
孟青垂眸思索。
郑刺史颔首,“我有个小女儿亲事还未定,年芳十七,本官同她姨娘商量了,她姨娘提议让你们私下先见一面。”
杜悯惊喜,郑刺史竟然舍得嫁女儿给他,虽说是个庶女,但以荥阳郑氏的地位,世家女嫁给他这个寒门县令,的的确确是下嫁中的下嫁。
“下官谢大人看得起。”杜悯起身叩谢。
郑刺史注视他几瞬,才倾身相扶,世家女嫁给农家子出身的县令,这在世家中是一桩笑料。可杜悯的确有潜力,在制科试中就引得圣人注意,此次卢湛一案又拉下卢宰相,圣人更是龙心大悦,这个正六品上的虚职是圣人亲自赐下的,可见有多中意杜悯。
“本官的女儿性子有些骄纵,会面时你多担待。”郑刺史率先铺垫。
杜悯理解,“下官身家微薄,出身低微,贵女下嫁,有情绪是正常的。”
郑刺史满意。
“巧了不是,民妇正愁义塾的账目无人打理,也没有跟尚书大人直接联络的途径,妹妹若是肯下嫁,这个事就交给她,我在外面收徒授艺,她来监管账目。营收交在她手里,我可不忐忑了,也不担心钱财遭贼惦记。”孟青笑盈盈地开口。
郑刺史心里一动,义塾的收支掌握在他女儿手里,日后礼部尚书就是换了人,义塾也是荥阳郑氏的。
杜悯心里一惊,他娶个郑氏女,相当于是郑氏安插了一双眼睛在他枕边,不仅义塾的收支受监视,他的动向也受监视,他和孟青从此以后只能为郑氏效劳,值得吗?再则,荥阳郑氏也是世家,圣人哪天打压郑氏一族的时候,他这个郑氏的女婿必受牵连。寒门,寒门,圣人打压世家提拔寒门,这个由圣人赏赐的朝议郎是不是拉拢?
杜悯背后冒出一层冷汗。
“你准备准备,明日辰时末,你去白马寺等着。”郑刺史做出安排。
杜悯垂眼应是,他强按住心里的慌乱,亲近地说:“大人,悯还有一事相求。”
“讲。”
“悯于前日在洛阳巧遇润州参军,他乃苏州吴县人,曾是礼部员外郎,当年他因父亡回乡守孝,我得他举荐入州府学念书,后赴京赶考时,也得他引荐,他是我的恩师。但他今日陷入一桩官司,吴县当地一乡绅赴京告他孝期宴饮,刑部让他赴京领罪。他遇到我,哀求我出面帮他做伪证脱罪,我拒绝了,但他威胁我……”
孟青抬眼看向他。
杜黎皱眉,怎么还提陈明章威胁他的事?难不成还要把陈明章告他不孝的内情跟郑刺史说?这岂不是授人把柄?
“他孝期宴饮为真?又威胁你什么?你有什么把柄在他手上?”郑刺史立马坐正了。
“孝期宴饮为真,宴请的主家就是我二嫂的娘家,当年孟家在吴县为纸扎明器扬名,特意举行画舫游河宴,我当时也在船上,陈大人
“卢宰相辞官,范阳卢氏一族肯定记恨你,陈明章若是要告你不孝,这事哪怕是假的,卢氏一族也得撕下你几层皮。”
“是啊,我也想到了,只好暂时稳住他,再来寻求您的帮助。”杜悯顺着他的话说,“他也是想让您出面帮忙。”
郑刺史讥讽一笑,“一个无赖狗官,他可没这个命。杜悯,你想让他对你再无威胁,知道该怎么做吗?”
杜悯看他几眼,说:“我想让他因伤去不了长安,由大人出面拿到他的口供递往长安结案,直接让他罢官回乡。”
“可他口能言手能写,回乡之后依旧对你是个威胁。”郑刺史提醒。
杜悯沉默,他欲言又止地垂下头,一副胆怯的模样。
郑刺史长叹一声,“罢了,本官替你解决。”
“大、大人,您不会想杀人灭口吧?他还是官身,又有案子在身,若是死了,恐刑部深究啊。”杜悯忙提醒。
“我知道轻重,你放心吧。”郑刺史又喝一口茶,“快晌午了,你是在这儿用饭还是回去?”
这话一听就是撵他滚蛋,杜悯心里大定,他起身说:“下官这就走,我来时仓促,没准备好衣好鞋,要抓紧去买两身。”
郑刺史一口茶好悬没咽下去,他欲言又止,幸亏还有一分理智在,没让他说出取消明日见面的事。
“那个……婚事未定,切勿张扬。”他叮嘱。
杜悯点头,“大人,不知小姐闺中排行。”
“三。”
“巧了,我在家也行三。”杜悯高兴。
郑刺史一口大牙险些咬碎,等杜悯和他兄嫂离开了,他立马离开书房前往后院,“三小姐呢?还在屋里绝食?”
丫鬟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