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 第六十二章(2 / 2)
“怎么哄好的?”杜黎抱臂问。
“认错,赔不是,说好话,外加许出去十顿饭。”
杜黎点头,他好整以睱地问:“你那个开私塾广收徒的念头琢磨多久了?一年?还是两年?”
孟青缓缓抬起头。
“我跟你说我要回去在桑田里养鸡鸭鹅的时候,你有这个念头吗?我记得我当时说我们总要回去的,我要先回去给我们留个退路,你一声不吭,我琢磨着要在桑田盖两间黄土屋,你还支持我!”杜黎气得跺脚,“要不是有服役这个事,我的黄土屋已经盖好了。”
“是今天才有这个想法的。”孟青心虚地说。
“我不信。”杜黎幽怨地睨着她,“你还骗我!”
“没有。你洗脸了吗?我要洗脚了噢。”孟青脱鞋。
杜黎不吭声了,他俯身撩水搓两把脸,发现水不热了,他端走水盆又去灶房兑两瓢开水。
二人沉默地泡脚,又沉默地脱衣上床,轻手轻脚地在望舟身旁躺下。
“你是不是也打算丢下我?”杜黎耗不过她,他主动打破沉默。
“没有,我之前是打算跟你回杜家湾养家禽种果树的,这不是退路绝了,我才另想法子。”孟青坚决不承认,“你想想是不是你跟你爹娘断绝来往之后,我才跟你说要把杜悯抢过来?以前你家老三是什么德性,看不起你瞧不起我,我哪敢生出这个念头。”
杜黎仔细回想,好像是这样。
“你想想我爹娘今晚的反应,像是早就知道吗?我要是早有这个念头会不透露?”孟青又说。
杜黎想起孟春的眼泪,他彻底相信了。
“是我误会你了。”他认错。
孟青在黑暗中翘一下嘴角。
杜黎绕过望舟,他摸索着抓住一只手。
“干什么?羊肉吃多了?”孟青煞风景地问,“老实睡觉,明年冬天我们保不准要北上,要是再生个小的,你留下养孩子。”
杜黎立马老实了。
过了一会儿,他坐起来穿衣裳。
“干什么去?”孟青问。
“我去扫驴棚。”
孟青:“……”
*
翌日。
孟父带着儿子、女婿和学徒去船行,他去取回除夕那天留在画舫上的灯笼。
“孟东家,你之前不还说清明节的时候还要用灯笼,要我给你留着,怎么今天要给取回去?”船家问。
“今年清明节是三月初二,而我外孙是三月初一过周岁,两者冲撞了,我总不能在我外孙的周岁宴上大摆明器往外送,又不是穷疯了。”孟父说。
“这倒是,赶得太巧。”船家能理解。
对。”杜明同意。
“你们不养老三,老三以后肯提携锦书?他会让你们去沾他的光?”杜老丁不紧不慢地说,“目光放长远些,有舍才有得,一文钱的亏都不肯吃,指望谁承你们的情。你们年纪轻轻的,都有一把子力气,这时候不用什么时候用?等到老三当上官之后?那可是要累一辈子的。”
李红果和杜明无话可说。
“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会请短工。”杜老丁又开口,“我又不是不干活儿,我也知道累,累得受不住了就花钱雇人。我心里有数,你们不用算计。”
李红果和杜明再不甘心也只能认了,回到屋,她跟杜明说:“一定要想法子打听到老三跟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我们要是也知道了,可就不用再受两个老东西拿捏。”
“就他们五个人知道,到哪儿去打听?”杜明也想打听,但实在是打听不到。
李红果不吭声,她闭眼细细琢磨,但耐不住身体困倦,还没想明白就睡着了。
*
春分过后,乡下的春耕进入紧锣密鼓的节奏,这时候杜黎回来了,他到家的时候,只有杜母在家里做饭。
“三月初一是望舟过周岁,他外公外婆要给他办周岁宴,到时候孟青的舅舅们都去。我回来通知一声,你们要是想去就过去吃顿饭,不怕掉面子不去也行。”杜黎站在灶房外交代回来的目的。
“你在跟谁说话?”杜母问。
“你。”
“我是谁?”
杜黎不答。
“你连个娘都不喊了?你不是我生的?”杜母寒心地问。
杜黎忽略这句话,“话我带到了,去不去你们自己决定。”
说罢,他转身离开。
杜母左右看两眼,她拿起挡门的烂板凳朝他砸过去。
杜黎躲开了,他没有再浪费口水争执,走出院子径直去屋后的杜三婶家。
“三婶,三月初一是望舟过周岁,你们到时候要是有空,就过去吃顿饭。”杜黎来通知,他招呼是打了,去不去随便,免得因为这事得罪人。
“你爹娘去吗?”杜三婶问。
“不知道。”杜黎没遮掩,“你忙,我再去我大伯家走一趟。”
杜三婶眼珠子一转,说:“三月初一是吧,我一定去,你爹娘要是不去,三婶去给你充个门面。”
李红果过后知道了,她说她一家也要去。
“去什么,不准去。”杜母不打算去,“他都不回来,你们还眼巴巴地去,缺那一顿饭?”
“老三肯定会去,他都去了,我们当兄嫂的不去岂不是让人笑话。”李红果说,“除夕那天我们大老远过去,硬是没能进孟家的门,我这次看他们让不让进。”
杜老丁听到这话,说:“去,都去。”
【作者有话说】
明晚八点见
————————————————————————
分享文件:
本文档由JYYW整理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