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5 章 · 第二十五章(2 / 2)

加入书签

“州府学的入学名额被盯得紧,陈员外既然选择了杜学子,那就是他不愿意为顾家冒险,你也别为他叫屈,是杜学子技高一筹。”谢夫人去给他拿衣裳,她催促说:“你这性子只能在书院教书了,我们的儿子或许还能在科举一途上试试,你可别给他添绊脚石。杜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他能攀上陈员外入州府学是他厉害,你们有半道的师生情,只要他愿意,你就好好维护。杜悯他要是真高中了,说不准你还有求他的一天。”

谢夫子经谢夫人提点,他整理好衣着,开书房门出去。

杜悯已经喝了两碗凉茶,小厮还要再添,他摆手说:“多谢,我喝饱了。”

“小的去后院催一催……老爷来了。”

杜悯站起来,他松一口气,他还以为又要吃个闭门羹。

“坐,坐。”谢夫子一手下压,示意他不必见礼,他佯装不适道:“我有点中暑了,在书房歇着,你师娘去唤我,我半天没能起身,你久等了。”

“夫子客气了,今天天太热,我一路走来,热得浑身难受,喝了两碗凉茶才缓过来,这会儿才好一点。”杜悯发觉了谢夫子话里的客套,他有些难受,低落地说:“学生是来跟您拜别的,我入崇文书院两年,得您看重是我一生之幸,这两年颇受您的照顾和提点,您的恩情,悯没齿难忘。”

谢夫子听他说来说去都没提策论的事,话里话外都没有利用他的歉意,他笑笑说:“是你有本事。”

杜悯不知道如何接话,他看他一眼,说:“夫子身子不适,我不多打扰您了。”

“等等。”谢夫人赶来听到这句话,她笑盈盈道:“听闻你入州府学了?真是好本事,我在吴县生活三四十年,可没见过庶民进州府学的,真给你夫子长脸。”

“师娘过誉了,我也是误打误撞,还要多谢夫子为我修改策论,是这篇策论入了员外大人的眼,这才肯给我个机会。”杜悯朝谢夫子躬身一拜。

谢夫子的脸色好看了些,“这是你的运道。”

谢夫人从身后婢女的手上接过一个沉甸甸的木匣,她递给杜悯,说:“这是你夫子和我的一点心意,你拿去做几身好衣裳。都说先敬罗衣后敬人,州府学的学子都是官家子弟,他们出身好眼界高,你虽比不上他们,但也不能让他们小瞧了。”

杜悯眼眶一热,“谢师娘为我考虑,只是这钱我不能收,我也攒了点钱,能自己买衣裳。”

“你抄书能攒几个钱?你师娘给的你就接着。”谢夫子心软了,他起身接过钱匣硬塞杜悯手里,叹气说:“州府学不是好待的,那是不讲理的地儿,遇到事你记得多忍让。”

杜悯想起他手上的钱财来路不正,见不得光,他只得接受这笔赠礼。

() 收中止,杜黎进城一趟,给孟青送来一捆韭菜一捆蒜苔三根莲藕和半筐芋头。

杜黎在稻田割了半个月的稻子,晒得像块儿黑炭,他本来就瘦,这下黑瘦黑瘦的,像个烧焦的鬼,望舟连纸人都不怕,见到他却吓得哇哇大哭。

孟青心疼他,但她又在忙扎纸屋的活儿,不能回去照顾他。她想了又想,在他离开时,她跟去渡口,果真遇到她满月后回城时搭船的船家。

“船家,我记得你是逢双的日子上午进城,下午出城是吧?”孟青问。

“对,只要不刮大风下大雨,我每隔一天进城一趟。”

孟青闻言跟杜黎说:“逢双的日子,你安排锦书或是巧妹在渡口等着,我到时候托船家给你们捎吃的。毕罗、胡饼、米糕这些多放半天不会坏,又饱肚子,你干活儿饿了吃,夜里饿了也吃,多长点肉,不能再瘦下去了。”

“我吃饭吃得饱。”杜黎不想她破费,她买回去的东西一大家子吃,太亏了。

孟青不理他,她让他上船,“你记得我的话。”

船家笑呵呵的,船上的客人也都在看热闹。

杜黎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他走到船头坐下,说:“船家,走吧。”

船开拔了,杜黎突然站起来大声说:“收完早稻要种晚稻,就是再下雨我也来不了了,种完晚稻我再来看你。”

孟青冲他挥挥手。

“小子,这是你媳妇?你们两口子怎么一个住城里一个住乡下?”船上的乘客问。

“我三弟在崇文书院念书,他照顾不好自己,恰好我媳妇的娘家在城里,我爹娘让她住在娘家照顾我三弟。”杜黎看不见渡口了,他在船头坐下。

“你三弟是享福了,你们两口子受罪了。”有人替他鸣不平。

“熬个几年就好了,我三弟要是能考上进士,这些罪也值了。”杜黎笑笑。

船上的人也笑笑,进士哪是那么好考的,不过素不相识,没仇没怨的,没人给他泼冷水。

*

杜家,机杼声一声接一声在东厢响起,杜母和李红果坐在织机前织布,婆媳俩面无表情地对坐着,两人一来一往地传递梭子,李红果但凡慢了一点,杜母逮着机会就要瞪她一眼。

杜黎这时候脚步轻快地回来,见锦书和巧妹苦着脸坐在檐下擦桑叶上的水,他笑着说:“去玩吧,我来擦。”

“噢!终于能出门了。”锦书一跃而起。

“二叔,你兜里有糖吃吗?”巧妹没走,她凑到杜黎旁边小声问。

“今天没有糖,不过你每到逢双的日子,下午的时候去渡口等着,过路的船家会给你带吃的。”杜黎逗她。

“我不信。”巧妹撅嘴。

“见到你三弟了吗?”杜母阴着脸从东厢出来。

“没见到,他不让我去打扰他,还专门嘱咐过。”杜黎过于高兴,一时轻忽,竟告起状。

“你媳妇不是每天要给他送饭,你没一起跟去?”杜母察觉到不对劲。

杜黎心里一紧,他打补说:“下雨天不是青娘去送饭,是我小舅子去送。三弟他也不愿意见我,我就没有跟去。”

杜母盯他一阵,她总觉得怪怪的,但也挑不出毛病。

“等早稻收了,你们进城卖粮的时候我也要跟去,我得去看看他,我这心里总是慌慌的,总觉得你三弟好像出事了。”她拍拍胸口长吐一口气。

“他在书院能出什么事?我看你是热得心慌,我这段日子也热得心慌。”杜黎说。

“你懂个屁。”杜母懒得理他。

“对了,青娘说她每到逢双的日子会买些吃的托船家带回来,以后让巧妹去渡口等着。”杜黎替孟青邀功。

“呦?铁公鸡舍得拔毛了?”杜母撇嘴,说罢她明白了,她讥讽道:“她这是嫌我亏待你了?还是你在你丈人家卖可怜了?做这一出也不嫌丢人。”

【作者有话说】

明晚八点见

第26章·第二十六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