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章(1 / 2)

加入书签

第4章

平望镇是江南运河和太浦河的交汇点,距平望镇五十余里的杜家湾水源充沛,一条从太浦河分支的河流流经杜家湾,杜家湾水土富饶,田无贫田。

孟春走在田埂上,田埂两侧灌满水的泥田里,牛拉着犁在其中行走,水鸟支着长腿在混浊的泥水里噆食虫子和泥鳅,泥土混着河水交织出一种独特的气味,他不自觉放松下来,心里的怒气不知不觉消散了许多。

生来是商户的他,这一刻由衷羡慕起农户,男丁长至二十一岁,按均田制规定的能分到二十亩永业田和八十亩口分田,口分田到六十岁才会收归官府,能白种三十九年呢。难怪杜母那么傲气,农户在商户面前,天生的高人一等。

“这是谁家的客?”田里耙泥的男人问。

“是不是跟杜黎他媳妇长得像?”

“应该是杜老丁家的客,他二儿媳前几天给他添了个孙子,今天估计是洗三。”

有好事人大声问:“那个小伙子,你是不是杜黎的小舅子?他家今天在河渠东头干活,你顺着这条道一直走,过河就看见了。”

孟春道谢,他按对方指的路走,走到河边就遇到杜黎他们一家,杜黎和杜明站在河里洗铁犁,杜父在河边割牛草,李红果坐在河边洗脚。

“春弟?你们已经来了?你咋找到这儿来了?”杜黎诧异地问。

“我想来看看有没有我能帮忙的。你们这么早就收工?我来的时候,婶子还在拔鸡毛,这会儿估计还没开火,离饭好还早得很。”孟春在河边蹲下,河渠里的水清澈见底,他见了也想下河站在水里。

“今天家里有客,早收工。你爹来没来?”杜父问。

“没有,家里今天有事,他走不开。”孟春回答,“等孩子满月的时候,我爹会过来。”

杜父听罢,他思量两瞬,说:“老二,你先回去,我跟你哥你嫂把剩下的五分田犁了再回。”

“行。”杜黎帮他大哥把铁犁从水里拖起来,他拧干裤子上的水,招手说:“春弟,我们先回去。”

孟春跟他走,路上他毫不吝啬地把杜母的所作所为一一相告,他挑拨离间道:“姐夫,我真不明白,你爹娘把你的婚姻大事用来换钱供你弟读书,这个决定是他们自己做下的,怎么临了又看不上这桩婚事、瞧不起你的岳家?你爹娘难道对你就不愧疚?”

杜黎无地自容,他作为被剥削被压榨被轻视的一方,还得替他娘道歉:“她就是那样的人,我也没办法,你们可别生气。”

孟春见他垂头丧气,他也不好再上眼药,只能说:“我不生气,你娘瞧不起我我能少来,我主要是担心我姐受气,你俩是夫妻,你可要护着她。”

“这个你放心,我会护好她。”杜黎承诺。

杜黎和孟青的婚事,明眼人都明白这是一桩交易。杜父杜母有三个儿子,待儿子全部长成,家里能有四百亩田地,可谓家底不薄,只要不赌不嫖,后辈们吃喝不愁。最宝贵的是还有个会读书的小儿子,前

孟母想了想,她择去江婆子骂她的话,把江婆子指责她穿衣的话告诉女儿,话落她立即劝:“女婿已经跟她吵过了,我也消气了,你不用生气,别把奶气没了,最后受罪的是你儿子。”

孟青没答应,她若有所思地盯着地面。

孟春在村里转悠一圈回来,他在门外敲门:“姐,我能进去吗?”

“进来。”孟青开口。

孟春推门进来,他笑呵呵道:“我来看看我外甥,他是醒着还是睡着了?”

“睡着了,你说话小声点,到床边来看。”孟母让出位置。

孟春坐过去,他看看小孩,又看看孟青,他关切地说:“姐,你脸色不好看,是不是在杜家没吃好?我跟娘这次来给你逮了十五只母鸡,你让我姐夫盯好了,两天炖一只,你好好补补。”

孟青点头。

“等你出月子,你还搬回去住吗?”孟春问起他最关心的,“你不在家,家里冷清许多。”

孟母拍他一巴掌,“少胡说八道,出去看你姐夫在忙活啥,给他帮忙去。”

孟春冲孟青做个鬼脸,他起身离开。

孟母跟出去,她在门外压着声问:“你是不是跟你姐夫告状了?”

孟春嘿嘿笑。

孟母意味不明地轻拍他一巴掌,含着笑说:“帮你姐夫做事去。”

杜母在灶房看见这俩贼母子有说有笑的,她气得大力抡刀,剁鸡剁得梆梆响。

孟母朝灶房看一眼,既然看不上她,她就不过去帮忙。她转身回屋,把包袱里给孩子做的小衣小帽和小被都拿出来。

一直到杜父和杜明夫妻俩赶牛回来,孟母才出去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