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 / 2)
第3章
熹微的晨光中,一顶象征着三品大员身份的官轿由轿夫抬出宽敞的大街,引得不少早起做生意的摊贩频频注目。
在皇城脚下,三步就是一个贵人,官轿这玩意倒是不算太稀奇。
奇就奇在,今天这顶官轿旁边还跟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生得眉清目秀,十分讨喜。
更奇的还在于,少年郎边走边跟官轿中的大官聊天,不时还匀出嗓儿去喝止想逃跑的大白鸭。
没错,他还赶着只大白鸭一起送大官去上朝呢。
这画面谁见过啊?
张居正本人都没见过,他提了两次让顾闲回去,顾闲都坚持要送他到宫门口。
都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张居正遇上顾闲这赖皮性格也是一点法子都没有,只能由他去了。
想他少年中举,自己年纪太小被人看轻,时刻把克己复礼四个字铭记于心,早早练就喜怒不形于色的稳重性格。
他这一沉稳就稳了二三十年,从来没有出现过今天这样的情况。
以至于轿夫停下的时候张居正都不太想下去了。
想想看,谁家正经朝臣会在鸭子的嘎嘎声中下轿?
可惜作为阁臣,早朝是不能迟到的,张居正在经过一阵激烈的内心挣扎后还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抬起脚迈出了官轿。
霎时间,张居正感觉前后脚抵达的同僚们都朝他望了过来。
顾闲这个始作俑者压根没注意到旁人的侧目,更没有注意到给自己姐夫堪称完美的人生履历中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屁颠屁颠送张居正到宫门口,表示张居正只管放心,自己在家会好好的。
经过这两天的接触,张居正现在一点都不怀疑这句话。
这么个家伙要是都不能照顾好自己,世上估计没人能过得自在。
——反正他自个儿肯定会好好的,家还好不好就不太确定了。
张居正心里隐隐猜出了岳父岳母托人把这家伙送到京师的的原因。
恐怕是自己实在管不了,干脆放他出来嚯嚯别人。
顾闲可不晓得张居正已经在心里给了他这样的高度评价。他目送张居正踏入宫门,正要转身跟着游七他们回家,就瞧见不远处一前一后来了两顶官轿。
前头的轿子先下来个年过半百的老者,身量不如张居正高大,面庞却是典型的文官长相,面白须美,即便上了年纪仍能看得出年轻时是个端方君子。
对方注意到牵着只鸭的顾闲,朝顾闲露出个温煦的笑容:“你是叔大家的哪个后生?”
很明显,刚才宫门前的动静连后面到的同僚都听说了。
顾闲见对方乘着官轿过来,又身穿绯红官袍,一看就是大官,立刻乖巧应答:“我叫顾闲,昨天刚到京师,今早起来看到姐夫要来上朝就想跟着见见世面!”
这时后头的官轿里下来的人也走上前来,笑着说道:“叔大那么端方一个人,居然有你这
朝去了。
他正要走出客院,就与一只身上绑着绳的鸭子撞个正着。
张敬修:?
为什么会有只鸭子?
顾闲见到比自己要大一岁的大外甥,热情地赶着大白鸭跑过去跟张敬修打招呼:“敬哥儿,早啊!我刚送姐夫去上朝,大家人都怪好的,下次你要不要一起去送?”
张敬修从小被张居正严格教导,小小年纪就养成了沉稳少言的性格。
跟顾闲相比,他才老成得像个当舅舅的。
顾闲记得吧,张居正被清算时有个罪名是给自己几个儿子都弄了个好名次——
他二儿子先下场应试,考了个榜眼。
他大儿子跟三儿子同科进的考场,三儿子考了个状元,大儿子……混了个进士!
等到张家被抄家问罪,进诏狱的却又是张敬修这个长子。
谁都知道进了诏狱那种地方不肯认罪会是什么凄惨下场。
据说他不堪受辱在诏狱自杀身亡,连张居正的文集都只能由他的状元弟弟和榜眼弟弟联合编纂了。
真是个可怜孩子!
顾闲看向自家大外甥的眼神充满怜爱。
没事的,舅舅一定会做多多的好吃的投喂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