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 第 74 章(1 / 2)
第74章·第74章
江东阳的婚后生活确实很美好。
光看他每天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了,江小娥对此羡慕但不向往,她羡慕的是这位哥哥整天闲得不行,所以在他婚后的第三天特意为他找了一件事做,省得他天天到处晃悠,看得人眼馋。
“去永安大队?”江东阳看着妹子递过来的几张像板子一样的东西,他好奇道:“这玩意就能养蜂了?”
去永安大队还能为什么?
当然是去找熊表舅了,难不成妹子弄的东西已经见到成效了?
“能扩大蜂群。”江小娥大致介绍了一下人工巢础的作用,并道:“你让他直接分箱,巢脾和人工巢础机混合使用,这里的巢础大概能分三个蜂箱,你跟他说,他知道该怎么使用。”
将巢础放入蜂箱,就能直接替代。
但最开始得混合使用,等蜂群在上面筑巢就行了。
人工巢础相当于地基,地基打好就看蜂群自己的劳作,能不能行也就看过几日。
不过可行的概率很大。
因为他们已经试验过,将人工巢础分批放入蜂箱后,两天的工夫上面就已经结了很薄一层蜂蜡,为了多个数据,所以才会在熊表舅那边试验一下。
“那我得赶紧过去。”江东阳拍了拍自己的嘴,小声道:“我前几天才跟熊明说,让他表舅把蜂箱给处理了。”
不想让其他人知晓,私下处理是最好的办法。
江小娥皱了皱眉头,随即道:“那就换种方式,就说我们这边需要一个试验点,请熊表舅去山里找一个蜂巢,‘尝试’养养为我们提供数据……”
江东阳一听就明白了,“我懂了,这件事交给我。”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当天中午他跟媳妇说了一声,就带着小杨采去找熊明,打算一并出发去永安大队,这一次他没想走去,他能走他儿子可走不得。
至于搭乘的车费,自然是熊明掏了。
“啧,有零花钱的还和我计较这个。”掏了钱的熊明嘀咕了一路,“这人啊,有钱了就抠门,我算是见识到了。”
“屁,你……”江东阳刚说了两个字,他又一把捂着小杨采的耳朵,“乖,咱可不能说脏话,都怪他这个叔叔,把爸爸气急了。”
前头的熊明白眼一翻。
坐在车窗边上的小杨采却一脸特别兴奋,“爸爸,我能在山里游泳吗?”
“那可不成,现在天气凉了不能下水。”江东阳替他理了理衣服,说来奇怪,最开始他带着小杨采玩闹,哪怕有当小杨采后爸的心思,但相处起来就跟玩伴似得,大孩子带着小孩子。
可自打小杨采改口叫他爸,那种感觉就彻底变了。
他觉得自己对着小杨采时,都变得格外慈祥,“不过我们可以去采蜜,到时候给你装一些回来兑水喝。”
三块钱的零花钱,自然得花在儿子身上,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浪费,他接着先前没说出
们山上那片柚子林,来年开花季绝对是大型养蜂群采蜜的好地点。”
说到这,拿着筷子夹了两筷子鸭肉。
一块搁在自己碗里,一块放进乖儿子的碗里,紧跟着又说:“所以她就想着让熊表舅帮帮忙,她知道表舅这人干活细心又吃得了苦,就托他帮帮忙,要不是我们两家关系好也不会拜托他了,不然又得自己干活挣工分还得多白干一个活,要是交情不够深熊表舅干嘛帮忙?”
还真是白干。
哪怕是以学校的身份来安排着这件事,但一点好处都没。
又怎么可能有好处?
江小娥他们几个忙活到现在,除了挣了点维修费之外也就只是各处来的奖金,根本不可能给他们月月发工资。
所以像这种外包出去的活,那也相当是白干。
不过就算是白干,也是求之不得的。
熊表舅听江东阳这么一说,恨不得赶紧说自己十分愿意,他又不是真的傻,哪里不知道这件事办好之后的获利?
可还没说出来一旁的熊明桌下却踩了他一脚,摆明着不让表舅说话。
以后获利是以后的事,他好兄弟现在是在为表舅争取现在的便利。
果然王三能立马表示着,“这可是关乎于咱们大队的大事,不管最后能不能成,老熊也是在为大队做努力,你放心好了,咱们大队肯定不会亏待他。”
不但不能亏待,还得多多提供帮助。
他其实不是不知道老熊私底下在养蜂,这种类似的事大队里没少发生。
老熊在养蜂,老王在狩猎,老周都快把后面荷塘的鱼捞光了……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办法,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不想些其他法子总不能看着家里的老小饿肚子吧?
也正是因为知道,他更明白小江同志为什么非要找熊永生,绝对不是因为“表舅”这个交情在,不然自家又不是没亲舅舅干嘛找一个表舅?
还不是因为老熊是养蜂人,哪怕他不愿意承认这也是个事实,人家之所以会找过来也是因为老熊有养蜂的经验。
说到底这件事要是真能成,他们永安大队还得好好谢谢老熊,不过看他遮遮掩掩的样子,显然也是不想说出来惹麻烦,王三能理解也愿意配合,人家小江同志会专门为老熊打这么一场配合,肯定也是因为欠了老兄一个人情。
那他们大队占了老熊这么大一个便宜,他这个大队长自然也得配合一下不是?
所以一桌子的人除了那个娃娃之外其他人心里都门清的很,但就是谁也不说谁也没点名,反正就顺着明面上的话往下聊着。
王三能更是承诺一定会配合老熊养蜂,也十分期待小江同志研究的机器能够顺利。
要真是顺利研究出来,他们永安生产大队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试验点。
忍不住闷了一口黄酒,他真是太期待了。
而此时的养蜂小队正在做什么呢?
其实江小娥心里已经有了法子。
领导也是这么认为,不然就算他愿意支持小江他们,那他也没有这个权利。
现在能承诺就是因为上面的领导给了他这个权利。
如果他们学校真弄出极大的成就,那也就能拖一年算一年,说不准就跨过这个坎了呢?
不至于像桥南中专,一旦停止招生,学校的在读学生还不知道该怎么分配,而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们怕是只能回家蹲着了。
现在好不容易抓住这个机会,不过就是给予一些物资上的支持,上面的领导怎么可能拒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