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6 章 · 第 36 章(捉虫)(1 / 2)

加入书签

第36章·第36章(捉虫)

周六那天江小娥几人一共带着三十个过滤网去的。

八台机器六个型号,也是多亏了三洲大队的韩老爷子,他们材料木匠中的榫卯结构对机器内部进行了改动,尽可能缩减出一些位置,将三个过滤网安装在内。

也就是说,除了过滤网之外,他们需要的材料还有固定的螺栓以及木材,将这些木材固定在配件上,再进行榫卯嵌合,并将过滤网安装在滚筒周边。

并在两个地方切割出口子,方便拉开清理残渣。

口子不大,也尽量做得美观一些,江小娥放下切割器,她摘下面罩道:“这个口子差不多了,在外面安一个锁扣,更方便打开。”

“我来。”罗朗拿着准备好的锁扣走过来,没几分钟就安装好,他拍了拍外壳有些兴奋,“差不多了,咱们试试吧!”

上手使用的效果并没有让大伙失望。

也是,他们本身就没有对脱粒机调整太多,因为榫卯结构的缘故,他们最后采用的是“压缩”,将内部空间压缩,尽量不要去改变每个配件的位置,弄好之后,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

方大牛踩了半个小时的脚踏板,不但确定了机器能正常使用,等打开切割的口子就能看到过滤出的些许残渣,而在过滤网的内部,还是干干净净的。

“好好好,非常好啊。”范泗恨不得探头进去看个彻底,嘴上是夸个不停,显然很满意这些小同志们的杰作,“真不错啊,上回你们捐赠的机器送来后,好多人抢着用,宁愿排队也愿意多等等。”

为什么?

因为谁都舍不得那点残渣。

其实不多,每回过来的人弄到手的也就一小把,但这一小把拿回去也能喂猪喂鸡,本就是过苦日子的人,不过就是多等一会,谁都愿意等。

要不是他们跟着劝,怕是那台机器前等满人,其他机器没人愿意用。

现在就好了,开了这么一个口子,就能和那台机器一样每次脱粒完,都能及时清理一遍,甚至他们不用动手,来脱粒的人主动就干了这个活。

所以,一开始公社还有人不愿意花这个钱,说是没什么必要,毕竟他们公社的八台机器用了十几年不还是一直用到现在,改改换换还怕影响功能。

现在这些人都闭嘴了。

谁都有眼睛,只要心不歪就能看清楚到底哪个好、哪个坏。

本来范泗就是促成这件事的人,现在都觉得这件事好,最大的功劳自然就是他这个主事者,再加上先前小同志们捐献机器,他们公社在省城可是大大出了一次名,好多地方都特意打电话过来咨询。

虽然他们公社只是被捐献者,但名声一下子就打了出去,前两天主任就暗示了,今年两个评优名额不出意外就有他一个。

有了这次评优,以后不管是往上升还是分房,都会更有机会一些。

所以,这次和五个小同志接触,脸上的笑容是止都止不住,他更道

的时间更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休息十分钟后,几人又继续拆壳中……

隔间的范泗时不时走出来看看,眼里是越看越欢喜,“别看他们年纪不大,一个个办事还挺牢靠的,你发现没上次他们来的时候下手没这次利索,估计这段时间学了不少呢。”

尤其是头一次拆卸机器的时候,下手或多或少带着些犹豫,不像这次这么果断。

因为工作的缘故范泗接触过不少老师傅,如果不看这几个小同志的年纪,感觉他们的手法和老师傅没什么差别了。

至少他是看不出来的。

身旁的王刚连连点头,“这几位同志以后肯定大有所为。”

“技术人才嘛,到哪都吃香。”范泗附和着,他吹了吹杯里的热水,浅浅抿了一口,跟着道:“尤其是一身真本事,到哪里都有人抢着要呢。”

他这话可没说假,靠自己的能耐就做出市面上难卖的机器,虽然有那么一点点小瑕疵,但已经算很不错了。

尤其是这次,和几个公社都达成维修的合作,这能表明一点,他们不单单会制作还会维修。

把这种人才招到厂子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估摸着,等这几个小同志一毕业,就有厂子主动来要人了。

“我前些日子跟我妹子聊了聊,她有可能也报考职工机械学校。”王刚看着外面几人,眼里带着憧憬,“范哥,我妹要是出师了,以后公社的维修活可得想着她。”

“哎哟,你妹子决定好了?”

“她自己有这个意思,就是我爸妈还有点犹豫。”王刚最开始提时,家里几乎都反对,后来妹子会转变心思,也是公社给小江同志几人颁发荣誉证书后。

当时妹子的神色很惊讶,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置信的事。

可没多久,她跑了市里一趟,也不知道查了些什么资料,回来就说对这行很感兴趣,以及还有一句话——“她的选择没错,我也觉得我的选择不会错,她能行,我也能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