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第七十一章(1 / 2)
第72章第七十一章
◎温柔的人才最冷情。◎
准确来讲,俞津杨封闭期四十天,连手机也被节目组没收,只余小画城码头上那张巨幅海报在江风中猎猎作响,时不时冲他们蹬鼻子上脸。
奶奶们的应援倒是雷打不动,只是口号越来越离谱——
“小杨小杨!冲出天堂!”
“小杨小杨!画城之光!”
“俞在天上飞,奶在地上追!”
高典受不了这魔音绕耳,决定直接加入,在奶奶方阵里拿着扩音器激情四射地指挥着:“来,对咯!二声部起——哎哟,子豪奶奶,假牙先别拿出来,等总决赛上电视再摘,咱们首次亮相就献给全国观众好吧!”
后来吴娟也加入:“俞在水中游,杨奶来打投!”
潘晓亮说不知道哪来一股羊肉泡馍味。
李映桥简直笑不好了。
她坐在连着码头的青石板台阶上剥橘子吃,把一瓣橘子塞进嘴里,想起两个月前那个只剩半拉蝉鸣的夜晚咸腥的码头。
俞津杨屈肘靠在后面那级台阶上,仰头安静听着她说话,说他们从前那些事,嘴里偶尔还慢条斯理地嚼着他一开始怎么都不肯吃的糖糕。
中间他其实一度冷过脸,大约是猜到她可能又要拒绝他,所以无论她怎么叫他,他都只冷淡地偏头看她:“干嘛,说啊,在听。”
那眼神仿佛在说,只要你能忍心说出口。
同样的位置,迎着腥涩的江风那时并不觉得腥,那会儿李映桥只闻到俞津杨身上好闻的气息,不像张宗谐身上那股被香精味浸透的品牌男人味。
不知道是不是四一哥从小做木头生意的缘故,俞津杨身上的味道很像是年少时削铅笔潇潇洒落的清秀木屑味,现在更是清冽,让人安心的干净。
后来他们聊到天明,没有过多的告白,两人就自然而然地,像两条河流不可阻挡地在海口汇合了。
能怎么办呢,从小到大就这么可爱的俞津杨只有一个:要拿自己的压岁钱给她当学费、一直忍不住问她有没有遇上什么事,明知道李伯清按得什么心,还是陪她去那狗日会被羞辱的饭局,明知道会被亲,还是乖乖跟她上楼了,总是无条件无条件向她投降的俞津杨,太多太多的俞津杨。
如果问十八岁的李映桥,喜欢他什么,她那时可能答不上来,是未经打磨的各种少年心绪作祟,是占有欲爆棚,是不允许背叛的少年意气,要理所当然地把他据为己有。
如今,她却可以清晰地回答出来,恰又过了口无遮拦的年纪。
其实那天他俩断断续续还说过很多,从梁梅说到他们的理想,直到天边一点点泛起鱼鳞白。
好像他们这群穷尽力竭的小鱼儿,终于游到了世界的尽头,只是那地儿什么都没有,海的尽头是海,山的尽头,仍是一座座高耸的山峰,人不可能逃脱出命运的囚笼。
从梁梅挑中他们几个开始,到后来李映桥铆足劲考上名牌大学
拿我当你下属?”
“……”李映桥翻了个白眼,笑了声,“行行行,张总。”
张宗谐莫名觉得她语气有点像她那位男友,不觉强调说:“叫Michael。”
李映桥又翻了个白眼:“……你说不说?不说算了,我回去找问香姐问了。”
节目录制的大棚就在疯子港里的一家从前被摘了牌子的木玩厂里,敲敲打打近乎装了个把月,终于万众瞩目的竣工。这块地其实很小,俞人杰当时没瞧上,不然这厂子最后也得是他的,那时候他厂子多得遍地开花,谁也想不到会是如今这样子。
这会儿还能听见里面传来人声鼎沸的喝彩声,像荒郊野地里偶尔扑棱着翅膀惊起的兽鸟群,响彻在小画城阒寂的午后。
游晓矾在隔音上花了大工夫,除此之外,很少听见主持人和评委的声音,连音乐声也很轻,唯独压不住偶尔要掀翻屋顶的热闹。
这会儿又是一阵引爆全场的激烈喝彩声,隐约听见有一群人整齐划一地叫,“321!321!”
“倒计时了。”张宗谐朝棚内的方向仿佛和她解释说。
土老帽,那是俞津杨的名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