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5(2 / 2)
可没办法,人家翻山越岭来做买卖,风险大又辛苦,完全是垄断生意。
不过,谢青玉也有了意外收获。
拿起顾琂学着给他做的简易木板,用炭笔写下两个大字。
“白茶?”
顾琂盯着木板,疑惑地挑眉。
谢青玉点点头,目光扫过顾琂短短一月又被晒黑了不少的脸庞,不由得叹了口气。
要真说做体力活,两人都不怕吃苦,可这一个月来的投入与回报,简直像是往无底洞里扔石子,连个响儿都听不着。
发现这些白茶纯属偶然。
谢青玉幼时跟着奶奶采山货,白茶就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他仔细勘察过,屋子后山外围的坡地上,野生白茶树长得郁郁葱葱。
虽然无人打理枝条杂乱,但胜在叶片肥厚,毫心饱满,灰绿的色泽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正是白茶中的上品白牡丹。
至于为何无人问津?
说到底还是认知的局限。
在这穷乡僻壤,村民们终日为温饱奔波,想法直给,而茶类要看品相,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前面的长辈们也没这个手艺代代相传。
即便有人寻摸出味儿来摘两片叶子泡水,也不过是图个新鲜。
谢青玉一笔一划在木板上写着,顾琂的目光随着炭迹游走,脑子里已经勾勒出一条销路。
首先,要发展,必须出山。
跑山郎可以作为过渡,最终得把经营权攥在自己手里。
山路虽远,却并非无路可走。
货币在村里得不到使用,外面可是未必,有钱好办事放在哪里都通用。
而且茶这个东西,源远流长,是极少数不怎么受到时代限制的商品。
可以说,自古就是硬通货。
在顾琂看来,谢青玉有技术,他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可行性相当大啊。
“那明天先去采些回来,试着做一批看看成品。”顾琂拍板道。
眼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路子了,更何况那些白茶树就在屋后山坡上,有地理优势在。
谢青玉弯了弯眸子,又用食指在空中画了个大大的“√”。
表示大大的同意。
自打说不了话,这些小动作反倒成了他表达情绪的方式。
顾琂被他这模样逗得心头一软,低笑出声。
【CP齐心,其利断金!胜利就在眼前,冲冲冲!】
统子再次神出鬼没,蹦出来刷存在感。
两人默契地选择了无视。
这破系统整天“就差一点点”“马上要成功了”巴拉巴拉的话说了八百回了,也没见给他俩送回去啊,不还在这儿喝西北风?
“先去休息一会儿吧,我去把碗洗了,”顾琂起身收拾土碗木筷,一边认真叮嘱道:“明天你指挥,其他我来就行……”
谢青玉的目光追着他的身影,眼底漾着浅浅笑意。
其实这些活计他做起来比顾琂利索得多。
毕竟有过相似经历,比顾琂这种大城市书香门第出身的文化人适应得快。
但顾琂偏要较这个劲,不会就学,硬是把重活累活都揽了过去。
一个月下来,除了最初几天顾琂还笨手笨脚地下地,后来田间活计几乎全被他包圆了。
倒不是谢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