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2 / 2)
这家兄弟本事可不小,看来日后前程定是不可小觑,态度好些总归没错。
客套了一番,萧衍询问道:“诸位大人,如若有学子于咱们县进学,却是旁县之人,这报喜是归咱们县还是旁县?”
萧衍问的是关于穆峰之事。
前头县试,穆峰是回他所在的县里报考,但是衙役报喜时,穆家人别说给喜钱了,就是连喜糖喜饼都没有一个,还冷着脸把人赶出门,穆峰担心因为穆家因此得罪衙役,为此苦恼很久,可是却没有办法。
萧衍将情况大致说明了一下,衙役思忖回道:“报喜之事,自然归户籍所管辖。”
毕竟每个县都有各自的知县,政绩归属不同,自然不能一概而就。
“不过真若如此,也不是没有办法。”
见状,萧衍又不动声色给衙役塞了银子,对方这才回道:“都说孝道大于天,可同样师命重如山。如若拜了恩师名下,问题自然可解。”
俗话说君子有君子之道,小人也有小人之道。衙役时常与各种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看得多了懂得自然而然也比旁人多一些。
是以,萧衍这银子花的也算物有所值。
萧衍受教道:“多谢大人指点。”
衙役摆摆手:“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大伙儿又客套了几句,萧衍也没再耽搁,回到书院同穆峰一说,穆峰沉思后,朝萧衍作揖:“有劳衍弟挂记。”
穆峰动作很快,几乎是当日便给自己寻到了老师,正是之前帮他们作保的卫夫子。
他面善心黑,与直肠子的卫夫子,倒也算是相处得融洽。他感恩于卫夫子平日里帮衬,卫夫子欣赏他的才华,同时也不忍这么一位有才学的学子因故蹉跎,两人一拍即合,当日回府后便摆了酒席,以师徒相称,甚至还邀请山长当为见证之人。
当然,也邀请了萧衍和萧宸。
此次府试,穆峰排在第三,他打算等三年后再下场,而萧衍和萧宸自然是还要继续往下考,故而学习比以往还要更加勤勉,也迎来了萧衍这具身体的诞辰。
于此同时,赵婶子与陈芝兰,乃至织锦庄的生意遭到布行的打压,更有甚者还仿造他们的绣品,伪装生事,细问之下才得知是关家出手。
赵婶子在接手生意,同萧衍兄弟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习了不少当朝律令,当即震怒道:“岂有此理!如此阴险小人之辈,若是就此容忍,岂非助长他人嚣张气焰?”
陈芝兰摇摇头,“此计倒也可解,只是咱们名声已然受损,远非长久之计。”
潘掌柜点点头,“现下唯一问题是,有关家在,没人会同我布庄做生意。”
主要还是货源的问题。
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萧宸攥着拳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萧衍却道:“这有何难?不过只看诸位愿不愿意割舍手中利益。”
陈芝兰眼中一亮,当即问道:“衍弟请详说。”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关家此举无非贪图绣活而来,只要将所得利益,用来与知县大人做善举,区区关家又如何能阻碍?饶是他关家再无法无天,总不能同知县大人叫板罢?”
最主要要事关政绩问题。
一般地方官员以三年为任期,知县在这个小地方当了几十年的知县,是他舍不得这里,不想离开吗?当然不是!
朝中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便有了坑位,也根本轮不到知县去填。若有了政绩,难道还用担心转不了位置?
陈芝兰蹙着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