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1 / 2)

加入书签

己劝说不过,只能以期在学术上叫其知难而退。

“我听闻你能作诗画,《孝经》之孝为几何?”

这一上来就是县试要考,萧宸不免有些担忧。

他兄长饶是再聪慧,却也从未接受过正统的进学,这不是为难人吗?

萧宸也知晓王秀才这是有意为难自己的兄长,心中愈发愧疚。打定主意,若是王秀才不收,他便送萧衍道镇上进学,总归不埋没这般惊人天赋。

正溜着号,萧衍已然答道:“《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①。以忠为本,以孝治国,方能立身根本,利之安邦。”

王秀才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却还是肃声说道:“笼统之作,我且问你孝之为几何。”

萧宸都气炸了,萧衍却依旧不显喜怒,神色淡然:“先生莫急,学生尚未答全。”

“《孝经》之孝,各不相同。天子之孝,孝之爱敬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在上不骄,高而不危②……以孝贯达人事,以孝治国,是以《孝经》。”

顿了顿,萧衍看向王秀才:“先生以为如何?”

王秀才脸色明明灭灭,有些精彩。

这种感觉很好理解。

就好比你想为难一个人,却发现对方真的有些本事,以至于你后面的招数即便用上也没有什么影响,这种令人憋屈的感觉。

如若是旁人,王秀才还能夸赞一番,毕竟人家从未进学,还能答作,可此人是萧衍,自家弟子的亲兄长!还是一个病恹恹的累赘!

即便自身才识再好又能如何?还不是累赘!?

虽然依旧心里有成见,可王秀才语气也柔和了些许。

是惋惜,也是遗憾。

王秀才再问:“《原道》明先王之道道以道,如何见解方得可成?”

“敢问:时治还是旧治?”

王秀才曰道:“时治。”

“学生认为,欲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等盛世之举,且先于治国。如鼠患盗粮,岂能安邦?上者贤明,下者通达……兴水利,灌农事,国之强而百姓大安。”

王秀才听闻连连点头,只是一想到对方槽心的身子,随之又敛住喜意。

“未曾进学已有这般才学,如此独到见解已是不凡,只是你可知科考且熬?”王秀才在学识上为难不了,干脆直接明了。

“我知晓你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可科考并非小儿玩闹,你这身子只会受累于……”

话未说完,萧宸直接打断:“先生,还请慎言!”

“我大哥于我乃手足之亲,并非受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请先生收回此话!”

王秀才气得面色通红,还是第一次有学生直接反驳他,叫他收回之前的话,完全不顾自己是夫子!还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可又能如何?总不能将人赶出门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