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2(1 / 2)

加入书签

家收缴税银之时,将他们府库清空了都还远远不够。

为了不被下牢狱,不被收缴走蚕所抵债,两家家主只好带着官差满府拿奇珍异宝的摆设抵债,最后竟还不够,便又去挖自己房里的金砖抵债。

这一趟下来,巨富的两家瞬间变得一贫如洗,只好盼着靠蚕所再重新累积财富。

周祺脸上的笑便是因为知晓他们的打算,一想到过些时日江州便有许许多多的蚕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周祺便觉得心头恶气尽出,笑道:“真想亲眼看看那时他们的表情啊。”

等户部尚书带着下属们求见,进门之后便看见皇上脸上不加掩饰的笑意。

本朝从成帝时期起,便开始试图清天下世家大族之田,自然不会让老鼠自己查老鼠,户部上下的官员,皆是平民出身或是已经上交了田地的世家子。

如今朝野上下只知道户部在对比本朝初建至今的田册,试图找出隐田,只有户部的几位高官和田亩司的人隐隐知道连玉与辛祝这半年多在做何事。

现在得皇上召见,先见皇上满脸笑容,又看到殿中满是上锁的大箱子,其中一个打开了箱盖的,里面装得满满的全是书册,只是非是什么经学典籍,扫一眼封皮上皆是:江州鹭江府某氏田册。

户部官员立刻明白了这满殿的箱子里都装的是什么。

是田册!是天下世家隐匿的田册!是天下万民期盼的田册!

辛长平是此间官员之中最了解内情之人,他最先确定了这些箱子中皆是何物,只是他是此间官职最小之人,便没有率先发声。

户部尚书激动得声音发颤的出言问道:“敢问皇上,可是清田之事已有结果?”

周祺点点头,将手中的田册顺手递给了户部尚书,道:“得明义公主与辛氏商行大义相助,天下世家大族为换桑蚕之利,皆愿用隐田相换,如今他们献上的田册皆在于此,朕现着户部负责此事,将田册运回户部,一是派人与历年消失不在册的田地核对是否相符,二是派人统计天下无地、少地之民,做出分田的计划来。”

户部官员闻言,皆欢欣鼓舞,自当年明相统领户部之后,户部官员代代相传,皆为完成明相分田于民的遗志,没想到将要在自己这一代手上亲手完成了。

户部尚书带着一众下属高声领命道:“臣遵 W?a?n?g?阯?发?b?u?页?í????ü?ω?€?n???????????????????

旨!”

不待他们离开,周祺想起一事,连忙又说:“还有一事,朕自登基之后,便按明相手书所指,派人远渡重洋去寻那高产粮种,海军将军吴克海幸不辱命,历经千辛万苦寻得粮种,去年带回京城试种,皆如明相所言,高产且耐旱。”

户部官员闻言皆愣在当场,明相这等千古名相,他的一言一行都被天下人传颂,明相曾梦中遇仙人指点高产粮种之事,他们也都有所耳闻。

不过这等掺杂了梦呓之说的话语,天下人没有太过看重罢了。

如今听到皇上说他派人出海去寻,还真的寻到了,带回了,所有人都瞪着眼睛不可置信,惊讶许久才接连回过神来,互相对视确认自己没有幻听。

而确认之后便是阵阵狂喜,若有此粮种,如何还会担忧国有饿死之民!

“皇上!那粮种何在?”户部尚书激动的追问。

周祺一点也不奇怪他们的表现,毕竟当初自己得到吴克海带回的粮种,极致的惊喜之情也不比他们少,周祺笑着说:“都在京郊皇庄,经过两次试种,已经攒下许多种子,第三次的种子已经种下,等到十月收获之时,爱卿若感兴趣,可以亲去参与收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