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2 / 2)
崔慧娘本就是个专业的绣娘,先前也只是不擅长绣大幅的绣画,这近一年的时间随着宋氏日日勤学苦练,几乎不曾停歇,不仅手艺进步得飞快,连宋氏所教的绝技针法也已经掌握了大半。
只是听说师父要离开潍县去京城,日后锦绣阁的定制衣裙都交给她做,崔慧娘没有以后能挣更多银钱的欣喜,反而极度不舍,连着数日关店之后还跟着宋氏回家,惹得宋氏哭笑不得。
宋氏在族人带来给她瞧的姑娘中,倒是真发现了两个手巧眼利的姑娘,只是当时没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去京城,便托女儿回族里办事时去问那两家,是愿意让女儿随她去京城学艺,还是去县城随她的徒儿崔慧娘学刺绣。
宋氏去了京城也不准备闲着,已经打算好了要在京城接着开锦绣阁,若那两个姑娘愿意随她去京城,也很方便教导。
那两个姑娘年岁都还不大,一个十一岁,一个十二岁,离及笄定亲还有几年,又是随着族里的长辈,住在状元郎家里,跟着状元夫人学艺,她们的爹娘倒都很放心。
万一在京城能遇到良缘,那就更好了,便是遇不到,到时候回来定亲,说自家姑娘是在京城见过世面的,说出来也好听,能找到更好的夫婿呢,于是两家父母都满口答应了下来。
临近三月末,辛月忙得不可开交,辛氏商行的春招日快到了,最近清水镇上的客栈都爆满,竟真的有不少附近县城的人得到消息跑来潍县应招。
辛月作为商行的管事,带着丝坊的管事胡娘子和染坊的管事宋惜娘几乎常驻在清水镇。
商行买的几块地皮是挨在一处连成一片的,本来中间有一块地皮的主人不想卖,说是以后想在那起一间宅院,结果知道周围的地皮都被辛氏商行买下了,瞧着辛氏商行的丝坊、染坊建起来,自家那地正好被围在中间,日日吵闹根本无法安居,便又主动上门把那块地皮也卖给了辛月。
那时丝坊、染坊的地基都打完了,已经不能再改动,辛月便干脆把中间那里单独建了两处宅子,准备一间做男工宿舍,一间做女工宿舍,这才有了辛氏商行招工包吃又包住。
如今丝坊、染坊,还有两间宿舍都建好了,长河村里的丝坊与染坊还没搬过来,就是为了空出场地先招人。
辛月让人做了两块大大的牌子立在丝坊与染坊的门前,上面写着大大的招工二字,下面则是数行小字,写得是招工的种类、人数与要求。
先前丝坊的人数是按每月能出布一千匹招的,如今是第一次扩张,老带新一人也教不了太多徒弟,便先把人数扩充到三倍,等这一批新的工人上手了,再接着招第二波。
于是此次丝坊招缫丝工二百人,织工四百人,只要眼利手巧心细的女子。
染坊招染工,要的是年轻力壮、善于辨色的男子。
泡进染池、染缸的布料吸足了色水,要多重有多重,力气不够的人可做不了这个活。
若是眼睛有色弱、色盲者,也万万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