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1 / 2)
年、去年初的日子,再看看现在过的日子,还觉得不真实,而仔细一想自家日子越过越好,全都是因为女儿月娘才起的变化。
第138章
当初若不是女儿月娘提醒自己,娘亲的绣画就被自己草草卖掉了,她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能学到娘亲的绝技。
若不是女儿聪慧,一个接一个的好主意,铺子也挣不到这么多银钱。
更别说如今这欣欣向荣的辛氏商行,皆是因为女儿多思,才让大家重视起那虫卵,拥有了这可传多代的财富。
而夫君信上更是直说,能考中状元是受女儿的言谈影响,才在殿试中答出了合皇上心意的答卷。
虽老家的流水席要办足七日,可只有前三日是近亲好友们上门吃宴席,后四日都是任由陌生人来沾喜气的,于是他们一行人刚从长河村回到县城的家中,便收到了这封辛长平从京城寄来的书信。
宋氏虽出嫁之前没有读过书,可嫁给辛长平的时候才十八岁,少年夫妻浓情蜜意,夫君教娘子读书习字也是闺房情趣,所以宋氏不需要儿女为她读信,毕竟夫君不是那严肃端方之人,平日里当着儿女的面都不知道收敛些,爱说些惹自己脸红的话。
宋氏怕夫君信中又提些什么思啊情啊的,便没敢先让儿女看,自己先看了。
宋氏放下信,拉着女儿的手满脸的纠结难舍,看得辛月十分疑惑,忙问:“娘亲,爹爹信上说什么了?怎么娘亲不甚高兴的样子?”
这屋里除了还是个不懂愁滋味的小儿的辛年,其余人瞧见宋氏的面色都心急得很,辛姑母也是连连追问:“大弟妹,大弟信上说什么了?可有什么为难之处?”
宋氏叹了一声,把信递给大儿子,辛盛连忙接过心急的读了起来,听到辛长平说他要留在京城任职三年,屋里众人才反应过来,自家人光顾着高兴辛长平考中了进士,得了状元,但大概是因为辛氏从没出过进士,谁也没想到这一点,进士是要异地为官的!
别说辛长平名次高,第一任会留在京城为官,便是他名次低,也不可能回到潍县为官,连东安府都不行,最多是在贺州的其他府。
一屋子人面面相觑,都知道宋氏与辛长平两人夫妻情深,而且他们年纪又不大,去年才又生了个小辛年呢,哪有年纪轻轻就夫妻分居两地的。
虽然大家都相信辛长平的人品,不是那会在外乱来的人,可戏上不是那么演的么?官场上送美婢、美妾十分常见,若辛长平身边没有夫人相伴,谁知道会不会有人非要行这成人之美之事,不怕贼偷也怕贼惦记!
辛月虽也舍不得与家人分离,可她又不是真的小孩子,如爹爹所说,她现在绝不能丢下商行的事业,确实不可能随着爹爹去京城久居。
知道娘亲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这么左右为难,辛月忙劝慰娘亲道:“娘亲,你放心跟爹爹去京城吧,不用留在潍县陪着我,二叔家马上就要搬到隔壁了,有二叔和二婶娘照看,我没事的。”
去年辛长安果然去寻了官牙,打听出隔壁的空宅子主人是谁,去寻了人家几回,软磨硬泡的求人家,终于是把隔壁的宅子买下来了,开春之后请了上回的师兄带徒弟来修缮,计划下个月就搬来县城与大哥做邻居的。
不过他如今还不知道呢,他搬来县城,他大哥却要搬去京城了,他这个与大哥继续做邻居的愿望可实现不了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