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1 / 2)
膳放到桌上,自己凑到宋氏身后去搂着她的腰,亲近的将脑袋搁在宋氏的肩头,靠在她身上问:“娘亲在瞧什么?”
宋氏侧脸对着辛月笑了笑,说:“这是你阿婆送我的嫁妆。”
辛月听了连忙仔细去看这绣画,她听宋氏说起过阿婆的绣技高超,但记忆里只见过阿婆替宋氏做的嫁衣,绣画宋氏都一直宝贝的收着,没拿出来给她瞧过。
这绣画上绣的是猫戏图,上边一只小狸花猫用小爪子和自己的尾巴打架,一只小三花猫压着另一只小狸花猫玩闹,一只成年的大猫眼神温柔的瞧着几只小猫,举着前爪自己舔毛。
辛月瞧不懂门道,也不知道这用了什么针法,只是觉得记忆里宋氏对阿婆绣技的夸赞真不是夸张作假。
这绣画上的猫可不止是好似眼珠子有神,连身上的毛都纤毫毕现,还似乎有被阳光照射出不同角度的光泽,光只是瞧着这绣画,似乎都能想象到若是伸手摸上去的话,猫猫们毛茸茸的触感,和柔软的身体、温热的体温。
辛月不自觉的张大了嘴巴,惊叹道:“阿婆的绣画好像真的呀!”
宋氏面带骄傲的笑着说:“这就是你阿婆的绝技呀,为了给我绣这个陪嫁绣画,可是特地用了她所有的绝技针法绣出来的呢,平时你阿婆绣一副绣画也就月余时间,这幅足足绣了小半年,当初被客人瞧见了,愿意花四十两银子买,你阿公都动心了要卖,只你阿婆执意要留给我。”
辛月听了难免遗憾,这么神乎其技的绣工,只因为阿公对女儿的偏见,便断了传承,失落的说:“好可惜,阿婆这么好的绣技竟然没传下来。”
宋氏听了愈发不舍的轻抚着这幅绣画,感叹的说:“是啊,往日娘亲绣的绣品,估摸着他们这几年吃老本应是都卖尽了,我手里也就这一幅,若是卖了,以后再也瞧不见娘亲的绣画了。”
辛月听了奇怪的问:“为何要卖阿婆的绣画?娘亲应该好生收起来一代代传下去才是呀。”
宋氏愈发难舍,心中十分纠结,若是不卖绣画,便没有钱开铺子做生意。
想到徐氏所说,她的绣画在府城已经没有销路,宋家的绣庄都要改行只做衣服了,宋氏又皱起了眉。
原本是打算有机会自己开个小绣铺,现在想想没有娘亲那般的手艺,这些高档的绣画生意她也做不起来,怕也得同哥嫂一样做些成衣来卖,若是有客人看中,便做些量体裁身的定制。
做衣服其实也挣钱,绣画毕竟是高档商品,动辄十两以上的价格,普通人家根本不会去买,这潍县也只有似杨家这般的人家才消费得起。
杨家这般家资的人家整个潍县也不过两三户,府城虽多些,但既来了江南善双面绣的绣娘,宋氏没学到她娘的绝技,这生意也抢不回来了。
而衣服就不一样了,谁都得穿,也不是谁家的妇人都善针线活,总有得在外边买的,有点家资的人家,更是年年都要添些体面的衣衫见客穿戴。
只是这卖衣服不同于卖绣画,绣画绣娘都是自己想绣什么花样子,只管闷头绣,绣好了总有合眼缘的人看上买下。
这衣服却得按客人的想法来,人家要穿绣花朵的,你就不能做绣草木的,人家要掐腰显身的,你就不能做宽袍大袖的,便是按着人家提的要求做了,也可能得客人一句:“怎地与我想的不大一样。”
总之比绣绣画多了好些与人打交道的麻烦。
↑返回顶部↑